在广东湛江的养殖基地,老陈去年用特定菌剂组合把对虾存活率从55%提升到82%,每亩增收3000元。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土塘养殖对虾使用什么菌直接关系着产量和效益,选对菌种组合比多投饲料更重要。

一、基础菌种的黄金搭档
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必须配合使用,江苏如东养殖户实测显示:
✔ 单独使用芽孢杆菌:氨氮降解率42%
✔ 单独使用乳酸菌:亚盐转化率35%
✔ 1:1混合使用:两项指标均超60%
建议每立方米水体添加0.5克复合菌剂,每周补充1次。注意芽孢杆菌需提前活化,用30℃温水浸泡2小时效果最佳。
二、特殊菌种的场景应用

| 问题类型 | 对应菌种 | 使用技巧 |
|---|---|---|
| 蓝藻爆发 | 光合菌 | 晴天中午泼洒 |
| 底泥发黑 | 硝化菌 | 配合增氧机使用 |
| 虾体白斑 | 蛭弧菌 | 连续使用3天 |
广西钦州某虾塘爆发蓝藻时,每日投放500ml浓缩光合菌,3天后藻相恢复平衡。关键要控制水温在28-32℃,低于25℃菌剂活性下降70%。
三、菌剂保存的三大禁忌
福建漳州养殖户因违规混存菌剂与生石灰,导致3万元菌种报废。建议专用冰柜保存,温度设定4±1℃。

四、增效使用的创新方案
山东日照某基地发明的"菌粮包裹法"值得借鉴:
① 将菌剂与面粉按1:5混合
② 加水揉成颗粒状
③ 撒入投料区缓慢释放
此法使菌群存活时间延长3倍,每造虾节省菌剂成本800元/亩。
五、个人实操经验
经过四年对比试验,我发现每月检测弧菌含量时同步检测益生菌浓度至关重要。当益生菌占比低于40%时,立即补充EM菌+红糖发酵液。新手建议购买便携式菌群检测仪,每次检测成本仅2元。
现在轮到你思考:你的虾塘现有菌种搭配是否合理?下次消杀后记得留出足够时间重建菌群,这个细节可能藏着20%的产量提升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