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植入词)刚入行的养殖新手,是不是总在琢磨"怎么快速搞懂行业门道"?看着饲料包装上"鱼粉鱼油"几个字,心里直打鼓:这东西要不要交税?隔壁老王说能免税,饲料店老板又说要开发票,到底该信谁?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这事。

一、先弄明白基本概念
鱼粉鱼油饲料听着高级,其实就是把鱼加工剩下的下脚料(鱼头、内脏这些)做成饲料原料。有个冷知识:每吨鳀鱼能产出200公斤鱼粉,但加工过程中会产生3吨废水。重点来了——不是所有鱼粉饲料都能免税!得看三点:原料来源、加工环节、最终用途。
去年我在浙江见过个案例:养殖户老李买了进口鱼粉,结果被要求补缴13%增值税。为啥?因为他的供应商没拿到《饲料生产企业资格证明》。这里有个坑:就算鱼粉本身符合免税条件,要是卖给你的公司资质不全,照样得交税。
二、免税条件对照表
直接上干货,这张表建议保存:

| 条件类型 | 免税情况 | 要交税的情况 |
|---|---|---|
| 原料来源 | 国内捕捞/养殖的杂鱼 | 进口原料占比超30% |
| 加工工艺 | 物理压榨、干燥 | 添加化学溶剂提取 |
| 产品用途 | 直接用于畜禽水产养殖 | 转卖给饲料加工厂 |
| 企业资质 | 有饲料生产许可证 | 只有贸易资质 |
| 包装标识 | 明确标注"饲料级" | 写着"工业用"或没标注 |
特别注意:海关总署2025年新规要求,进口鱼粉必须附带《物种来源证明》。上个月江苏有个养殖场,买了批秘鲁鱼粉,因为缺这个证明,不仅补了税,每吨还被罚了800块。
三、行内人才知道的潜规则
买散装鱼粉要小心:有些商家把应税鱼粉拆包分装,冒充免税饲料卖。教你个识别办法——抓把鱼粉泡水,免税饲料级的一般会沉底,工业用的会漂浮杂质。

发票上的文字游戏:真正免税的发票会注明"饲料产品"而不是"鱼粉"。去年山东查处的案子中,有商家就是靠这个字眼差异偷税。
季节价差陷阱:每年禁渔期(5-9月)国产鱼粉价格涨30%,有些商家会混入进口鱼粉卖,这时候要特别检查海关单据。
四、实战问答环节
问:自制的鱼粉饲料能免税吗?
得看规模!要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每天不超过200公斤,确实不用交。但要是上了烘干机、粉碎机这些设备,就算小作坊也得办证。

问:网上买的鱼粉怎么判断?
教你三招:①让卖家拍包装上的执行标准(必须是GB/T 19164);②要《检测报告》看粗蛋白含量;③转账时备注"饲料采购",万一纠纷这是重要证据。
问:免税手续怎么办?
分三步:①去当地农业农村局备案养殖场信息;②每季度上报饲料使用量;③保存所有采购单据至少5年。河北有个养虾大户,就是没保存2025年的单据,去年被追缴了2万税款。
五、个人观察与提醒
跑过上百个养殖场后发现,最容易栽跟头的是中小养殖户。很多老板觉得"反正量不大",结果连续三年买无证鱼粉,被税务系统大数据排查到,连补带罚能占到全年利润的15%。

最近还发现新套路:有些商家打着"免税饲料"旗号,实际卖的是工业鱼粉。这种鱼粉重金属超标,用了不仅违法,养殖的鱼虾还会得怪病。上个月福建就有个养鲍鱼的,因为这个损失了二十多万。
最后说句实在话:与其纠结免税不免税,不如先把供应商资质查明白。记住这个口诀——"三证一票要齐全,包装标注得看清,用量记录不能少"。下次采购前,先把手机掏出来,对着供应商的证件拍个照,比啥都管用。养殖这行门道多,咱们慢慢学,关键得保住血汗钱不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