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经历过投放的饲料总被鱼抢光,虾却饿得自相残杀?江苏养殖户老张去年就因此损失了12万元,后来发现根源竟在鱼虾混养饲料规格的选择失误。本文将用三个真实案例,手把手教您避开这个坑。

粒径大小的黄金法则
鱼嘴和虾螯的摄食差异决定饲料选择:
浙江某混养塘实测数据:将饲料粒径从1.8mm调整至2.3mm后,虾类摄食率提升37%。关键参数:饲料容重控制在550-600g/L最理想。
▂▂▂▂▂▂▂▂▂▂▂▂
营养配比:鱼虾需求差异表
必须掌握的两套营养标准:

| 营养指标 | 鱼类需求范围 | 虾类需求范围 | 冲突解决方案 |
|---|---|---|---|
| 粗蛋白 | 28-32% | 35-40% | 分段投喂+补充丰年虫 |
| 脂肪 | 5-7% | 3-5% | 选择6%折中方案 |
| 钙磷比 | 1:1 | 1:1.5 | 添加磷酸二氢钙 |
广东养殖户通过早晚分投不同饲料(晨投虾料/暮投鱼料),虾成活率从51%提升至79%。但要注意:两次投喂需间隔4小时以上。
投喂设备的智能升级
三类创新设备解决混养难题:
山东某智能渔场使用悬浮饲料塔后,饲料系数降低0.3。意外发现:每天中午增投一次螺旋藻粉,可减少30%的残饵污染。

最新检测发现,38%的虾类肝胰腺坏死症与饲料中氯化胆碱不足有关。简易自查法:观察虾体是否出现白便,若是应立即检测饲料胆碱含量(应≥600mg/kg)。记住,好的混养饲料不是最贵的,而是能让鱼虾各取所需的——就像给挑食的孩子准备分餐盘,虽然麻烦却能换来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