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的鲤鱼塘,老张的饲料成本比老王低三成?江苏养殖户周师傅用电子秤称着颗粒饲料,发现诀窍就在鲤鱼的饲料量把控——每天多撒半斤料,半年白扔八千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25年数据显示,1斤重的鲤鱼在不同水温下的摄食差异惊人:
(自问自答:怎么判断喂得够不够?观察鱼群抢食时间,10分钟内吃完说明量正好,超过15分钟有剩余就是过量)

山东日照的养殖户王建军去年省下2.3万元饲料费,靠的是堵住这些漏洞:
他的饲料台总挂着温度计和量杯,每次投喂前先测水温再算总量,这个方法让他家的饲料系数从1.8降到了1.5。
浙江湖州养殖场的对比试验给出答案:

这套系统能监测鱼群进食状态,自动调整投喂量。不过要提醒新手,20亩以下的塘口建议先用手机遥控的定时投饵机,三千多块钱就能搞定。
塘边的饲料袋上,周师傅现在用记号笔记着每次的投喂量。要我说啊,养鲤鱼就像带孩子吃饭——饿着影响长个,撑着又伤肠胃。去年我们村两家养殖户的对比就很说明问题:老李家严格按照水温调整投喂量,虽然麻烦些,但年底起鱼时均重比邻居多出半斤,一亩塘多赚两千块。这养鱼啊,说到底还是得把饲料这把双刃剑用好,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