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湛江某对虾养殖场爆发大规模黑鳃病,经检测发现水体维生素C含量仅为0.12mg/L(参考:《中国水产科学》第45卷),远低于1.5mg/L的最低需求。这起事故将行业焦点再次对准核心问题——水产多维含哪些维生素才能真正满足养殖需求?

水产多维特指水产动物专用复合维生素制剂,依据《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必须包含12种必需维生素。2025年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32号明确规定,合格产品中维生素C含量不得低于8%,维生素E不低于1.2%。
| 维生素类型 | 功能作用 | 推荐添加量(每吨饲料) |
|---|---|---|
| 维生素C | 抗应激、促进胶原合成 | 200-300g |
| 维生素B1 | 碳水化合物代谢 | 15-25g |
| 维生素D3 | 钙磷吸收 | 0.8-1.2MIU |
南美白对虾育苗期需重点补充维生素B6,某福建养殖场将添加量从常规5g/吨提升至12g/吨后,幼体变态率提高23%(数据来源:厦门水产研究所2025年报)。但需注意,过量维生素A会导致甲壳类动物脱壳异常。
高温季节应对策略:

为什么添加多维后仍有缺乏症状?
浙江台州案例显示:某批次多维制剂中维生素K3实际含量仅为标注值的63%,导致青蟹出现凝血障碍。建议采购时索要《热稳定性检测报告》,重点核查胆碱与烟酰胺的耐高温性能。
如何判断维生素配伍是否合理?
参照黄金比例原则:维生素C与维生素E按8:1配伍能提升抗氧化效果,江苏盐城某养殖企业采用该比例后,鱼类运输存活率从78%提升至93%。
2025年新型缓释多维制剂面市,其采用纳米微囊技术使维生素C在水体中持续释放72小时。青岛某海参养殖场试用数据显示:使用成本降低35%,维生素利用率提高至88%。

重点提示:混养池塘需特别注意,甲壳类与鱼类对维生素B2的需求量差异达3倍。建议按主养品种调整配方,避免出现草鱼与罗氏沼虾混养时的维生素过量中毒案例。
据2025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监测数据,科学使用多维制剂可使养殖效益提升17%-28%。但切记水产多维含哪些维生素不是固定公式,需根据养殖品种、阶段及环境动态调整,定期送检饲料样品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