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边的老陈看着鱼塘发愁:去年按28%蛋白饲料喂养,鲮鱼苗长到半斤就停止增重,饲料钱却花了5万多。鲮鱼饲料一般多少蛋白才能既长肉又省钱?今年他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七家养殖场,终于找到破局密码——调整饲料蛋白配比后,每吨饲料成本直降380元。

28%-32%的黄金区间不是拍脑门定的。广东水产研究所连续三年跟踪数据显示:
佛山某养殖场的对比实验更直观:
| 蛋白含量 | 养殖周期 | 总成本 | 利润率 |
|---|---|---|---|
| 28% | 120天 | 4.2万 | 18% |
| 30% | 105天 | 4.8万 | 23% |
| 32% | 98天 | 5.6万 | 15% |
季节动态调整法:

分段喂养策略:
原料替代方案:
中山养殖户老李去年坚持用30%蛋白饲料,通过添加复合酶制剂把养殖周期压缩到97天,120亩鱼塘多赚了4.6万元。他的账本上写着:鲮鱼饲料一般多少蛋白的答案,得看鱼在哪个生长阶段,更要看当天的水温计。

看着今年首批出塘的鲮鱼,老陈在塘边算起新账:按动态配比方案,每吨饲料省下的380元,正好够买套水质监测仪。要我说,会调饲料的养殖户,鱼塘里游的都是活人民币。您觉得控制养殖成本最关键的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实战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