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口鱼粉标签为何频频亮红灯?
青岛海关2025年数据显示,1-5月秘鲁鱼粉不合格批次同比激增37%,其中标签问题占68%。"这事儿可真真儿是个技术活儿"宁波某饲料厂采购经理老张坦言,"我们去年在天津港清关时就栽过跟头——包装上印着'秘鲁鳀鱼粉',可检测报告显示掺杂了沙丁鱼成分"。

▂▂▂▂▂▂▂▂▂▂▂▂▂▂▂
■ 标签里的"三原两证"是什么?
▂▂▂▂▂▂▂▂▂▂▂▂▂▂▂

■ 如何避免"标签刺客"?
温州进口商李总分享了实战经验:"现在我们都带着放大镜核对三点——粗蛋白含量≥65%必须红框标注、重金属检测要精确到0.01ppm、储存温度必须中英西三语标注"。其公司通过建立标签预审机制,清关时效从15天缩短至3天。
▂▂▂▂▂▂▂▂▂▂▂▂▂▂▂
■ 新旧标签规范对比表

| 项目 | 旧规(2025前) | 新规(2025) |
|---|---|---|
| 脂肪含量误差 | ±1.5% | ±0.8% |
| 微生物指标 | 6项 | 9项 |
| 防伪标识 | 普通油墨 | 紫外荧光 |
▂▂▂▂▂▂▂▂▂▂▂▂▂▂▂
在厦门自贸区仓库见到的那批被退运鱼粉,标签上"秘鲁进口鱼粉"字样虽然醒目,却因缺少SANIPES动态验证二维码成了废纸。建议进口商建立标签数据库,毕竟在这个数字监管时代,合规就是最硬的通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