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秘鲁卡亚俄港的鱼粉仓库管理员胡安盯着堆积如山的麻袋发愁。这批总重6万吨的鱼粉已滞留港口两个月,而此刻北欧的三文鱼饲料厂却因鱼油断货被迫减产。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正是世界鱼粉鱼油贸易量结构性失衡的真实写照。

2025年全球鱼粉产量激增24%,秘鲁贡献了其中67万吨,同比暴涨123%。但同期鱼油产量仅增长1%,鱼粉与鱼油的产量比从5:1扩大至7:1。这种失衡直接导致:
| 品类 | 库存变化 | 价格波动 | 典型案例 |
|---|---|---|---|
| 鱼粉 | 中国库存增40% | 跌至1400美元/吨 | 山东某饲料厂压价30%采购 |
| 鱼油 | 欧盟库存见底 | 稳居3200美元/吨 | 挪威三文鱼厂被迫改用藻油 |
👉秘鲁鳀鱼捕捞量突破500万吨,但幼鱼比例过高导致出油率仅1.3%。这种"高产低效"的生产模式,让贸易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承受着压力。

原料结构的先天缺陷
鳀鱼占全球鱼粉原料的68%,但其脂肪含量仅2%-3%。智利尝试用鲑鱼加工废料提油,使鱼油得率提升至8%,但受禁捕令影响产量反降25%。
地域需求的剪刀差
中国消化了全球90%的秘鲁鱼粉,但受生猪存栏量调控影响,2025年鱼粉需求同比降15%。反观欧洲,三文鱼养殖扩张使鱼油缺口扩大至12万吨。
替代品的蝴蝶效应
大豆蛋白价格暴跌18%,刺激饲料企业用豆粕替代5%-8%鱼粉。而藻油产能的突破,让挪威企业将鱼油添加比例从12%降至8%。

策略一:
"鱼粉+鱼油"组合销售模式
智利企业将鱼粉与鱼油捆绑报价,每吨套餐价较分开采购节省200美元。这种模式已抢占北欧15%市场份额。
策略二:
数字化库存调剂平台
青岛港上线的区块链平台,实时匹配全球供需:
策略三:
副产品深加工技术
日本企业从鱼粉加工废水中提取海洋胶原蛋白,附加值提升8倍。2025年该技术创造12亿美元新增市场

鱼粉(Fishmeal)
👉用整鱼或加工废料经蒸煮、压榨、干燥制成的金黄色粉末,粗蛋白含量55%-70%。红色预警:优质鱼粉需检测挥发性盐基氮(≤110mg/100g)。
鱼油(Fish Oil)
👉从鱼类脂肪中提取的液态黄金,富含DHA、EPA等Omega-3脂肪酸。蓝色重点:饲料级鱼油酸价需≤3mg KOH/g。
贸易量单位陷阱
注意区分吨位贸易量和价值贸易量!2025年全球鱼粉吨位增24%但总值仅增5%,而鱼油吨位持平但总值涨18%。

站在秘鲁港口的落日余晖中,胡安的手机突然响起——一家日本生物科技公司要包船运走全部库存,条件是提供200吨鱼内脏用于制药原料提取。这个转折让他顿悟:世界鱼粉鱼油贸易量的棋局里,破局的关键往往藏在被人忽视的边角料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