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鱼粉价格会暴跌吗?
4月22日,秘鲁进口鱼粉配额公布引发行业地震——中北部海域300万吨鳀鱼捕捞量创下近7年新高。这一数字不仅比2025年同期增长20%,更直接打破了中国贸易商“供应趋紧”的预期。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或许只是国际新闻的一角,但对饲料企业、养殖户乃至我们餐桌上的鱼虾价格,这场远在南美的配额调整,正悄然掀起连锁反应。

秘鲁的鱼粉供应量直接牵动全球水产养殖业神经。作为全球最大鱼粉生产国,秘鲁每年出口量占国际市场份额超60%。此次300万吨配额远超2025年A季的247.5万吨,甚至比当地媒体预测的240万吨高出25%。
关键数据对比:

| 年份 | 秘鲁A季配额 | 中国港口库存(万吨) | 超级鱼粉价格(元/吨) |
|---|---|---|---|
| 2025 | 247.5万 | 25.1 | 13,500 |
| 2025 | 300万 | 29.07↑ | 12,900↓ |
(数据来源:1、3、5)
渔业专家分析,配额大幅提升得益于鳀鱼生物量恢复。秘鲁海洋研究院监测显示,北部海域幼鱼密度处于安全范围,这为扩大捕捞提供科学依据。但高配额也意味着潜在风险——若实际捕捞量不达预期,或幼鱼比例超标触发禁捕令,市场将再度陷入波动。
第一重:豆粕与鱼粉的“跷跷板效应”
当前国内豆粕价格已因大豆到港量增加下跌3%,而鱼粉作为蛋白饲料替代品,价格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广东某饲料厂负责人透露:“豆粕每降100元,鱼粉议价空间就扩大200元。”

第二重:港口库存逼近30万吨红线
截至4月17日,中国主要港口鱼粉库存达29.07万吨,较上月增长12%。黄埔港17.3万吨的存量,足够满足华南地区2个月的养殖需求。库存高压导致贸易商抛货心态加剧,日本级鱼粉周跌幅已达100元/吨。
第三重:预售博弈暗流涌动
秘鲁厂商已预售超30万吨新季鱼粉,占预估产量43%。中国买家虽手握CNF1700美元/吨的报价,但多数选择观望。“现在签单就像买期货,得赌下半年鱼价不会崩盘。”浙江某进口商坦言。
秘鲁鱼粉的定价权正在重塑国际贸易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鱼油价格却走出独立行情。由于养殖业减少添加比例,3月鱼油均价暴跌9%至2460美元/吨,与鱼粉形成鲜明反差。这种分化暴露出行业转型信号——精细化饲料配方正成为降本增效的核心手段。
你可能想问:秘鲁多捕点鱼,和我买菜有什么关系?
举个例子,若鱼粉价格下跌10%,养殖户每吨饲料成本可减少120元。按年出栏1万头猪计算,单这一项就能节省14万元。

尽管秘鲁进口鱼粉配额公布带来供应宽松预期,但市场真实走向还需观察三大变量:
建议中小养殖户采取“分批采购+期货对冲”策略,在6月新季鱼粉到港前锁定40%用量,既能规避价格波动,又不至于错失抄底机会。
最后提醒: 当前29万吨港口库存看似惊人,但其中5万吨为滞销陈货,实际流通量约24万吨,按月均消耗15万吨计算,去库存周期仅1.6个月。市场随时可能因突发事件逆转,切莫盲目跟风抛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