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养青鱼这事儿吧,看着简单,真动手了才发现连喂啥饲料都能让人纠结到秃头!我见过太多新手拿着饲料桶在鱼塘边抓耳挠腮——有的图便宜买鸡鸭饲料,结果鱼苗集体绝食;有的下血本买高端货,三个月亏掉半年积蓄。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个让人头大的问题,手把手带你避开那些坑...
刚入行的朋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看见饲料包装上印着"水产专用"四个字就掏钱包。重点来了:青鱼饲料其实分三大门派:
前两天有个粉丝跟我吐槽,说他买的某品牌饲料包装上写着"全能型",结果喂了半个月鱼都瘦成闪电。后来才发现,那饲料根本不含鱼粉和豆粕——这两个可是青鱼长膘的命根子!所以啊,买饲料得学会看成分表,就跟咱买零食看配料表一个道理。
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养殖户从鱼苗到成鱼都喂同一种饲料,还纳闷为啥鱼长得慢。其实就跟小孩喝奶粉、大人吃米饭一个理儿,不同阶段需求完全不同:
生长阶段 | 饲料类型 | 每日投喂次数 | 关键营养 |
---|---|---|---|
鱼苗期 | 微粒开口料 | 6-8次 | 40%蛋白质 |
半大鱼 | 2mm颗粒料 | 4次 | 添加蚌肉浆 |
成鱼期 | 浮性膨化料 | 2次 | 搭配螺蛳 |
记得去年我去江苏一个养殖场考察,老板老张就是严格执行这个喂养方案。他家鱼塘的青鱼比隔壁早上市20天,每斤多卖2块钱。秘诀就是在半大鱼阶段加了蚌肉浆,这东西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让鱼肉更紧实。
总有人问:"我看网上那些自制饲料配方,能不能照着做?"这事儿得两说。先说个真实案例:我表弟去年非要自己配饲料,买了粉碎机、搅拌机一堆设备,结果算下来每吨成本比品牌饲料还贵300块!为啥?因为他没算清楚这几笔账:
不过要是有个五亩以上的鱼塘,自配饲料确实能省不少。这里教大家个黄金比例:
→ 菜籽粕35%(主要蛋白来源)
→ 玉米粉25%(提供碳水化合物)
→ 鱼粉15%(关键中的关键!)
→ 剩下的25%用麦麸、骨粉填满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我饲料买对了,为啥鱼还是长得慢?"这事儿就跟咱吃饭一样,光有食材不行,还得讲究吃法。上个月有个养殖户老李跟我视频,说他家鱼吃完饲料总在水面翻肚皮。我让他拍了下投喂现场——好家伙,大中午顶着太阳喂食!这里划重点:
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饲料存储。见过有人把饲料堆在潮湿的墙角,结果长霉了还在喂。正确做法是买几个带密封圈的塑料桶,放阴凉处最多存半个月。
说到最后啊,我觉得养青鱼就跟养孩子似的——不能饿着也不能撑着。去年我指导的一个新手,就是严格按照"少量多餐+阶段喂养"的方法,第一茬鱼就赚回了本钱。现在这哥们逢人就说:"原来喂饲料不是越多越好,得讲科学!"所以各位新手朋友,记住饲料选对了只是成功一半,剩下的得看你怎么喂。对了,你们要是碰到啥奇葩喂养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唠唠,指不定你的教训就是别人的救命药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