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老是看到有人钓到一种怪鱼,浑身银灰带斑点,嘴巴长得像吸盘。弹幕里都在刷"江团鱼!这玩意儿值钱!"——等等,这鱼到底是个啥来头?听说有些地方管它叫"长江刀鱼",可菜市场里卖的刀鱼明明是扁长的啊…今天咱就唠唠这个让新手蒙圈的江团鱼,它究竟藏在哪片水里?
(停顿)对了,前两天刷到个热搜叫"新手如何快速辨认江团鱼",看来不少人和我一样搞不清楚状况。咱们先解决最基础的问题:这鱼到底是河里的还是海里的?
先说 哈,江团鱼是正儿八经的淡水鱼!不过它可不是随便什么小河沟都能活的娇气包。去年跟着科考队跑长江的时候,专家拿着监测仪跟我说:"看见没?这鱼就跟水质检测员似的,只认长江中下游那几百公里干净水域。"
具体来说,它们的活动范围大致是:
(挠头)可能有北方的朋友要问了:"咱黄河流域咋没听说过这鱼?"这事儿吧,得从三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说起…算了太复杂,简单说就是江团鱼祖祖辈辈都只在长江水系安家,跟黄河水系压根不是一套生态系统。
去年在武汉水产市场转悠,有个老渔民跟我说:"现在野生的江团鱼啊,比二十年前少了七成。"这话把我惊着了。仔细研究才发现,这鱼简直是把"挑剔"二字刻在基因里:
生存三件套缺一不可:
这不就跟咱们住房子要朝阳、要学区、要地铁一个道理嘛!不过最要命的是它们的产卵习惯。母鱼非得找水流湍急的砾石滩下蛋,现在长江上这么多水电站把水流都截缓了,你说它们能不难产吗?
上个月陪老妈去买鱼,摊主指着条胖头鱼非说是江团,气得我当场给他科普。各位记住这几个肉眼可辨的特征:
部位 | 江团鱼 | 冒牌货(比如鲶鱼) |
---|---|---|
嘴巴 | 像吸盘一样扁宽 | 尖嘴或裂口 |
胡须 | 4对灰白触须 | 通常2对黑色 |
背鳍 | 带锯齿的硬刺 | 软塌塌的肉鳍 |
花纹 | 大理石纹路+银色反光 | 纯色或斑点 |
(突然想起)对了,去年《自然》杂志发过篇论文,说江团鱼的舌骨结构跟其他淡水鱼完全不同,这个咱肉眼看不出来,但至少记住:会"吸"在石头上的肯定是正品!
要说这江团鱼的处境啊,真跟咱们打工人有点像——生存空间被挤压,老家变了样,还得跟外来物种抢饭碗。不过听说今年长江禁渔期延长后,科研人员在宜昌段监测到幼鱼数量回升了四成。那天在江边看见条放生的江团鱼,它尾巴甩出的水花在夕阳下闪着光,我突然觉得,或许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就像这鱼和水——折腾得越少,活得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