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好多养殖户都在群里问一件事——咱们喂鱼的饲料会不会带新冠病毒啊?就说上个月吧,老王头刚进了一批新饲料,愣是拿着酒精喷壶绕着饲料垛转了三天!这事儿闹得...不过咱们今天得把这事儿聊明白了。
一、病毒在饲料上能活多久?这是个关键
说真的,我之前也纳闷过这事儿。查了农业部的报告才发现,这事得分情况说:
你们看这个对比表就明白了:
饲料类型 | 安全存放时长 | 必要处理 |
---|---|---|
膨化颗粒 | 开袋即用 | 无需处理 |
冰鲜饲料 | 静置6小时 | 外包装消毒 |
活体饵料 | 必须当日处理 | 紫外线照射 |
二、新手最常踩的三个坑
这事儿我专门去山东跑了七八个养殖场,发现好多新手在瞎折腾:
第一个坑:见饲料就消毒
有个新手小李,买了两千块的臭氧机天天给饲料消毒,结果鱼苗蔫了吧唧的——后来发现是维生素被破坏了三成多!其实啊,只要饲料含水量低于12%,压根不用特殊处理。
第二个坑:穷追猛打包材料
江苏刘大姐把包装袋里三层外三层消毒,结果包装消毒花了600,饲料撒了一地又赔了800。记住重点:运输车辆消毒比包装重要3倍!
第三个坑:看天气全凭感觉
温度这事可得量化的看:
所以啊,备个温湿度计比啥都强,也就十几块钱的事。
三、说到钱这事可别犯傻
福建老周的案例太典型了:
最近还发现个有趣的现象——那些防疫搞得最狠的养殖场,反而经常出问题。后来专家一查,多数是消毒剂用过量把水质弄坏了。所以说啊,防疫最关键的是适度,跟做饭放盐一个道理。
要我个把月跑各地养殖场的见闻啊,现在90%的饲料防疫其实都是做样子。倒不如把精力花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地方:
前两天见着个实在人孙老板,人家就坚持三不原则:不买高价消毒设备、不搞复杂流程、不信啥进口神药。结果呢?三年下来防疫成本比同行省了四成,鱼反而养得倍儿棒。这道理啊,就跟咱平时戴口罩似的——戴对了比戴得多管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