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刚买了鱼苗,却在为消毒发愁?刷短视频总看到有人说"戊二醛水产消毒神器",但真有人把整瓶药水倒进鱼塘,结果第二天浮起一片死鱼。这事儿就发生在去年我表舅的虾塘,他到现在还在和药厂打官司。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让新手又爱又怕的消毒剂——戊二醛在水产养殖里到底该怎么用?
先说说我亲眼见过的翻车现场。去年夏天在广东湛江,有个养殖户老李,听说戊二醛便宜好用,直接按1:100兑水就往30亩虾塘里泼。第三天早上,塘边漂的全是发白的对虾苗,直接损失了8万多块。后来检测才发现,他那批药早就过期半年,分解产物比正常浓度毒了3倍不止。所以说啊,这玩意儿用好了是帮手,用错了就是催命符。
老王在浙江养了五年石斑鱼,他给我算过细账:
这里有个对比表你们记好了:
→ 传统消毒剂:见效慢(2-3天)、残留多、伤水草
→ 戊二醛:20分钟起效、分解快、但对PH值特别敏感
(突然想起来,上个月江苏有个养殖场就因为没测水质酸碱度,白瞎了2000多块钱的药)
新手最容易栽在配比上。上周我去厦门拜访的养殖高手陈师傅,他有个绝招:用矿泉水瓶当量杯。具体怎么操作?
这里要划重点:
Q:戊二醛会不会毒死鱼?
A:这就跟炒菜放盐一个道理——适量提鲜,过量要命。广西水产研究所的数据显示:0.8ml/m³是安全线,超过1.2ml就开始有风险。但如果是处理寄生虫,可以短暂提高到1ml,但必须开增氧机
Q:能不能和其他消毒剂混用?
A:跟过硫酸氢钾是好搭档,但和碘制剂就是死对头。上个月湖南有个案例:养殖户把戊二醛和聚维酮碘混用,结果生成有毒气体,差点把自己熏晕在塘边
Q:用多久见效?
A:正常情况下,6小时内能看到病鱼停止死亡。要是24小时还没效果,要么是买到假药,要么...可能你塘里的病菌已经产生抗药性了
最近在福建漳州兴起个新玩法:戊二醛+芽孢杆菌组合拳。具体怎么操作?
说到这想起个趣事:去年有个养殖户把戊二醛和红糖水混着用,结果培养出超级菌群,这事儿还上了《科学养鱼》杂志。所以说啊,消毒这事真得灵活运用,不能死磕一种方法
小编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新手千万别被"便宜""高效"这些词忽悠了。去年行业统计显示,63%的养殖事故都出在消毒环节,其中戊二醛滥用占了四成。下次买药前,记得先拿试纸测测水质,这步省了,后面哭都来不及。最近听说有些智能投药机可以自动配比,可能这才是未来的方向?不过咱们普通养殖户,还是先把基本功练扎实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