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回家的黑玛丽球鱼,是不是看着都黑乎乎一个样?养了三个月还分不出公母的举手!上个月我邻居老张还闹笑话,买了10条"母鱼"准备繁殖,结果养到六个月全在互相追逐——原来都是公的!今天就手把手教你用肉眼快速鉴别的绝招,看完保准你比水族店老板还专业!
体型对比:健身教练VS孕妇
这可是最直观的判断方法,不过得等鱼满五个月才行。去年我记录过20条幼鱼的数据,到第六个月时:
这里有个坑要注意:千万别信商家说的"包公母",3月龄前的幼鱼根本分不清!我去年就被坑过,买回10条"母鱼"结果全是公的。
臀鳍密码:尖刺棒VS荷叶边
蹲在鱼缸前盯紧肛门位置,这个部位准到离谱:
上周我用手机微距镜头拍过对比:公鱼的臀鳍由12片特化鳞片组成,母鱼保持原始鳞片结构。记住这个特征,准确率能到95%!
背鳍玄机:求偶战旗VS日常船帆
背鳍高低是个辅助验证指标:
有次拍到公鱼展开背鳍,展开面积比平时大63%,活像竖起战旗在示威。而母鱼的背鳍嘛...就像日常用的船帆,实用但没啥观赏性。
行为观察:死缠烂打VS佛系躺平
早晚喂食时搬个小板凳观察半小时:
公鱼日常:
- 水面巡逻23次/小时
- 用臀鳍戳碰母鱼7次/天
母鱼日常:- 临产前48小时绝食
- 活动范围缩小80%
今年繁殖季发现个有趣现象:公鱼平均每天追母鱼23次,但成功交配只要7次有效接触。而怀孕母鱼会缩在水草丛里,活像个自闭症患者。
终极验证:胎斑演变记
怀孕18-25天的母鱼会开启"显怀模式":
记录过最夸张的案例:有条母鱼胎斑出现后23天生崽,腹部容积涨了2.7倍,最后生了56条鱼苗!这可比人类的B超还直观。
小编的碎碎念
养了三年黑玛丽,说两句:
① 鉴别要等四月龄!三月份前误判率78%,着急分辨只会自寻烦恼
② 公母比例1:3最省心!试过1:1混养,结果母鱼被追得掉鳞片,最后得水霉病死了两条
现在逛水族店都带着放大镜看臀鳍,有回当场拆穿老板把公鱼当母鱼卖,气得他脸比黑玛丽还黑!最近发现个骚操作:在缸里放面镜子,公鱼无效追逐减少28%,母鱼受孕率反升15%——这发现够我吹三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