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鱼塘需要肥水?
肥水不是简单投放肥料,而是通过培育藻类和微生物,为鱼类创造天然饵料库。优质肥水能提升溶氧量30%以上,减少鱼虾应激反应,同时抑制青苔等有害生物生长。但新手常陷入误区:盲目加肥却忽略藻类培养,导致氨氮超标、水质恶化。
第一步:补菌清淤
晴天上午泼洒芽孢杆菌或EM菌,分解池底有机质释放营养盐。水温20℃以上时,菌种激活效率提升3倍。
第二步:引入藻种
泥沙浑浊的鱼塘需添加硅藻、小球藻等藻种。可抽取邻近池塘藻水20cm,或使用藻类激活剂。
第三步:分层施肥
第四步:动态调节
每7-10天检测透明度,保持30cm可见度。水色发暗时补充红糖(每亩2kg)提升碳氮比。
场景1:水肥不起来
→先测PH值:低于7.0撒生石灰(50kg/亩),高于8.5换水30%
→再查浮游动物:枝角类过多时,先放养300尾/亩花鲢再施肥
场景2:施肥后水体发黑
立即停肥,使用过硫酸氢钾改底(500g/亩),72小时后补枯草芽孢杆菌
场景3:低温肥水慢
改用多效肥水先锋(含小分子氨基酸),配合腐殖酸钠提高吸光率,肥效提速2天
独家建议: 2025年最新养殖数据显示,菌剂+氨基酸肥组合方案使肥水成功率提升65%,较传统鸡粪施肥降低30%病害率。建议新手建立施肥日志,记录水温、PH值、肥料配比与藻相变化,三个月即可掌握肥水规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