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说个大实话,去年在广东湛江撞见件邪乎事——老张和老王的罗非鱼塘就隔条田埂,两家用的都是"进口高档料",结果年底算账老王每吨饲料费愣是省了2800块!这事儿搁谁都得挠头,后来拆开饲料袋才看明白,老王偷偷换了三种便宜原料。今儿咱们就掰扯掰扯,这水产饲料里的弯弯绕到底藏了多少门道。
新手最爱问:"饲料袋上38%蛋白够不够?"嘿,这话可捅了马蜂窝!去年在广西防城港虾塘实测发现:
举个现成例子:福建漳州有个老哥非给成鱼喂42%蛋白料,结果鱼光吃不上膘,检测发现是蛋氨酸严重掉链子。这事儿说明啥?营养配比就跟炒菜似的,不是食材堆得多就香,讲究的是个平衡术。
给大家整个硬核对比表(都是塘口实测数据):
烧钱货 | 平替方案 | 省多少 | 效果咋样 |
---|---|---|---|
进口鱼粉 | 黑水虻+单细胞蛋白 | 省¥1300/吨 | 病害少三成 |
豆粕 | 发酵木薯渣 | 省¥850/吨 | 肠道更健康 |
鱼油 | 藻类DHA | 省¥1800/吨 | 体色亮两度 |
重点唠唠黑水虻:浙江台州张大姐用它替了30%鱼粉,鲈鱼料肉比从1.8直降到1.6。更绝的是塘底残饵少了五成——敢情这虫子自带"清洁工"属性!
问:饲料非得买大颗粒的?
这事儿可有讲究!湖北监利草鱼塘的对比试验:
问:听说加蒜粉能防病?
江苏如东的实测数据啪啪打脸:
混这行小十年,发现个怪现象:越是买贵饲料的主儿,亏得越惨!去年跟踪的200多个塘口数据显示,会自己调配方的主儿,利润率平均高25%。举个活例子:山东日照有个小伙,用啤酒糟+菌酶发酵替了15%豆粕,愣是把鲤鱼饲料成本砍到5800元/吨,比市场价低四成。
最近在捣鼓的动态投喂系统才叫绝——水温高时自动加蛋白,水温低时补能量。广西有个对虾场用这系统,饲料成本从1.1万/吨降到7600元,虾体均匀度还提了26%。要我说,这水产饲料的学问就跟吃火锅似的,火候调料差一星半点,味道可就差大发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