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看着代工厂的厂房挺气派,业务员把胸脯拍得啪啪响,结果饲料喂下去鱼就是不长个儿!去年我表舅在宁德就栽过跟头——代工厂偷换原料导致鱼苗集体绝食,最后倒赔了八万块。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说,新手怎么像老手一样挑代工厂,特别是要搞明白这代工要求里的弯弯绕。
先说个真事儿。漳州老张去年找的代工厂,报价比市场价低15%,结果签完合同才发现要额外收检测费、包装费、远程运输费,最后一算反而多掏了两成!所以啊,代工要求的第一课就是看懂报价单。
代工费用避坑对照表
收费项目 | 套路报价 | 正规报价 |
---|---|---|
基础加工费 | 2800元/吨 | 3200元/吨 |
检测项目 | 只做常规6项 | 包含重金属等12项 |
包装袋 | 重复使用旧袋 | 全新防潮吨袋 |
运输范围 | 10公里内免费 | 50公里内免费 |
实际吨成本 | 3120元 | 3200元 |
看懂了吧?有些厂子就爱玩文字游戏。建议让代工厂出个《全流程费用清单》,把二十多项杂费都列清楚,别怕麻烦。
说说查资质这事。去年福建抽查了35家水产饲料厂,11家证件有问题。你知道最离谱的是什么吗?有家厂子的生产许可证三年前就到期了,还在继续接单!这三个证件必须当面核对原件:
宁德老陈就吃过亏,代工厂给的是扫描件,结果环保抽查时发现批文过期,连带他的养殖场被停业整顿半个月。现在他学精了,看证件必须现场拍视频留证。
说到生产流程,去年舟山李老板的教训太深刻了。合同明明写着用进口鱼粉,代工厂半夜偷偷换成国产杂鱼粉,粗蛋白含量直接掉3个百分点!车间巡查要盯死这三个点:
有次陪朋友去验厂,上午说设备检修,下午突然杀过去,结果逮到他们在用陈年原料。这事儿告诉我们:验厂千万别提前打招呼!
合同条款这事得较真。温州林老板去年在合同里加了条"日增重低于1.2克/尾就赔钱",结果代工厂比伺候祖宗还上心,最后鱼提前15天出塘,多赚了八万块。必须白纸黑字写明白的四条:
记得去年湛江那个官司吗?养殖户因为合同里写了"检测超标十倍赔付",最后不仅拿回加工费,还额外获赔了十二万。法官原话是:"合同条款写得多细,维权成功率就有多高"。
最后说个关键数据:敢签"效果对赌协议"的代工厂,实际履约率比普通厂子高出47%。所以别怕谈判时脸红脖子粗,那些拍胸脯说"绝对没问题"却不敢写进合同的,八成心里有鬼。就像我认识的那个台州养殖大户说的:"宁可多花三百块加工费,也要找个肯签对赌条款的,这钱比买保险还值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