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鳝鱼什么时候出来吃食物,黄鳝过玩冬天,要几月份开始吃食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鳝鱼喜欢吃蚯蚓、河蚌肉、螺塞肉、鱼肉等。
2、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亦称黄鳝、鳝鱼、罗鳝、蛇鱼、、血鳝、常鱼、长鱼(苏北一带)。合鳃鱼目约15种细长鳗形鱼类的统称。我国分布两种,一种即为常见的黄鳝,还有一种为山黄鳝,在川、云、贵、渝、湘、鄂、皖、豫等各地都有分布。
3、鳝鱼就是俗称的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是一种鱼,身体像蛇,但没有鳞,肤色有青、黄两种,大的有二、三尺长。
黄鳝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活动觅食。15--28℃为摄食和生长的适温,23--28℃时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28℃以上时食量减少,36℃为临界温度。一般5~9月,为抓黄鳝最佳时间,5月份气温渐渐升高,黄鳝的活跃性大大提高,6~8月份为产卵高峰期,所以这个时候的黄鳝具有很强的攻击性,适合捕捞或者引钓。
需要注意的是黄鳝白天通常不活动,夜间才会出穴觅食,晚上8点左右出洞觅食,9点半左右是黄鳝觅食的高峰期。
每年4月至端午前后,是鳝鱼最肥美的时候,这个时期的黄鳝味道很鲜美,刺少而且肉厚。
黄鳝的繁殖季节在长江中下游为5—9月.盛期在6--7月。其繁殖较为特殊,生殖腺左侧发达、右侧退化。通常1冬龄体长20厘米左右性即成熟。成熟亲鱼有性逆转现象,个体较小的雌性居多,个体较大的雄性居多。
在生殖季节经常可发现雌雄同体现象。黄鳝的怀卵量较少,全长20厘米亲鳝怀卵量200—400粒,全长40厘米的亲鳝怀卵量为400—800粒,个别最高的怀卵量能超过1000粒。鳝卵呈金黄色,无粘性,有油球,卵径为3.5毫米左右,吸水膨胀后可扩大到4.5毫米左右。
产卵时亲鳝先吐泡沫,在洞口堆成浮巢,将卵产于泡沫之中。亲鳝有护卵习性,在水温30℃左右时,约经150小时孵出他鱼,经6天左右卵黄囊消失,仔鱼能在水中自由行动,并开始觅食。
7字形黄鳝捕捉笼一般放在稻田和水域有水草的地方就可以捕捉黄鳝鱼,一般在夜晚天黑前放置,次日早上去收。7字形黄鳝捕捉笼子适合潜水捕捉、灯笼型毫子适合深水捕捉,黄鳝晚上寻找食物喜欢岸边,所以毫子都要尽量靠近岸边。
运用放针钩法捕捉鳝鱼,适于湖泊、沟梁、塘堰等有黄鳝鱼的水域,其优点是一次性放针可大量捕捉,并且钩者比较轻松。
黄鳝笼装好诱饵后,一般晚上6-7点钟沿着有黄鳝出入的水域放笼,第二天晨4—6点收笼。放笼时要注意将整个黄鳝笼横放在离岸边一米以外的水中,靠近临水的树根旁石缝边涵洞里以及有水草的地。
1、一天中捕捉黄鳝的最佳时间是下午4点以后,晚上,黄鳝会出来觅食,尤其是在夏天的晚上,下雨的时候,黄鳝会再次筑巢。在这个时候,它将有一个很好的收获来捕捉黄鳝。一般来说,黄鳝很少在10度以下活动。他们在山洞里过冬。只有在春节期间天气变暖时,它们才会去觅食。夏天,天气相对炎热,是黄鳝觅食的高峰期。这时,用蚯蚓钓黄鳝的效果非常好。28度以上的高温天气,黄鳝吃得更少。
2、黄鳝喜欢吃一些肉类食品,主要是肉类。钓黄鳝时,可以用小鱼、虾、水生昆虫、蝌蚪、田螺、小青蛙等。当你缺少食物时,你也可以吃一些水生植物。一般来说,捕捉黄鳝的最佳时间是5月至9月,尤其是6月至8月,黄鳝非常肥胖。这个时期也是黄鳝产卵的高峰期,非常适合捕捉黄鳝。 应该注意的是,黄鳝在这个时候非常好斗,适合捕捉。
3、稻田鳗鱼很少出现在化肥和杀虫剂较多的地方。如果你想钓鱼,最好在小溪摇篮的泥里和山下泉水的泥里找到。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水质比较清澈,没有污染,所以它们是鳝鱼最好的藏身之处。一般来说,黄鳝的洞穴在距离海岸20厘米以内,洞口光滑而有鱼腥味。钓鱼时,你应该找到新鲜的洞穴。
4、用于钓黄鳝的鱼钩最好是锋利的。把杆子放在洞口的泥里。钓鱼时,所有的蚯蚓都应该放在钩子上,不要露出任何部分。在把蚯蚓串在一起后,它们被放在洞穴里来回戏弄和引诱它们。黄鳝闻到鱼腥味后会很快上钩。此时,将钩子推入洞穴,并快速提起。黄鳝身体非常光滑,表面有粘液。拿钩子的时候,你应该戴上手套,防止黄鳝逃跑。山洞里只有一只黄鳝。
1、黄鳝高产期在每年的6到10月之间,尤其是6到8月的黄鳝最肥美。这时期的黄鳝味道很鲜美,刺少而且肉厚。因为毕竟经过了春季的觅食,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口感最棒。
2、而且,夏季黄鳝胜人参,民间素有“夏令之补,黄鳝为首”、“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谚语。夏天也是吃黄鳝进行温补的好时机。所以,不止口感,从养生营养价值上,夏天也是最宜吃黄鳝的。
3、经过春季的觅食,黄鳝圆肥丰满,不仅肉嫩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滋补作用最强。再者,暑天中湿气较重,对寒性、虚性、湿性的人尤为不利。此时吃补气的黄鳝,与传统医学“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是一致的,可达到改善不良体质、“冬病夏治”的良好效果。
4、每个季节都有滋补身体的时令食物,夏天吃黄鳝属于夏补范畴,此时的黄鳝体壮肥美,母黄鳝正是产卵期,滋补功能达到顶峰,是一年之中最适合吃黄鳝的季节。
5、一般5—9月份是钓黄鳝最佳时间。5月份天气转暖,黄鳝的活跃性大大提高,想吃最肥硕的鳝鱼至少得等到5月份。6—8月份为产卵高峰期,这个时候的黄鳝攻击性很强,适合守钓或引钓。
6、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一般活动于春、夏、秋三季,喜栖息于池塘、小河、稻田埂边的泥洞和石缝中,到冬天深居洞中冬眠。春季黄鳝经过一冬的潜伏,体力消耗过大,需大量进食,所以春季是钓黄鳝的大好时期。夏季气候炎热,黄鳝纷纷出洞钻在水草、石缝中、枯树底下“乘凉”,也易钓。秋季黄鳝开始进洞,不易上钩。
黄鳝又称鳝鱼,营养价值高,可作上等佳肴,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昂贵。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建池进行人工饲养。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池。在向阳并有一定水源和土质较坚实的地方建养殖池。养殖池有泥土地、水泥地和泥结构四周砌砖等三种类型。如面积较大的养殖场,则以水泥池最佳。面积可10—15平方米,深0.8—1米。池壁设置小洞穴,池塘铺塘泥30厘米,以利鳝鱼钻洞休息。蓄水10—15厘米。水面处设置进出水口,用聚乙烯细网防逃。池面用一半面积种植慈菇或养殖浮萍、水葫芦水生植物,作为鳝鱼遮荫潜伏栖息防暑之用。黄鳝养殖池池壁至少高出水面30厘米,以免黄鳝在雨水冲刷时逃逸。
二、放养。每年4—8月是鳝鱼产卵季节,5—6月是盛期。鳝产卵期间,到鳝鱼生活的地方寻找鱼卵,用纱布捞取受精卵或幼苗,然后将鱼卵放入小池或瓦缸中孵化、育苗。幼苗投喂鸡蛋黄、碎肉、麸饼粉等。当年或翌年长至尾重20克,即可放入大池中养殖成鱼。另外,还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幼鱼投入池中这样周转更快。鳝鱼投放的时期,以早春为宜,养到10月份,大鳝可超过150克,小的亦在100克左右。鳝鱼规格大小以放养每公斤30—40条为好,切忌大小鳝鱼混养,避免相互残杀或吞食。每平方米可养1—2.5公斤。鳝鱼具有较强的自行交配繁殖能力,一般第一次放养后不必再投入鱼苗,但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
三、喂料。黄鳝喜欢吃活食,也非常贪吃。人工饲养黄鳝,蚯蚓、蚌肉等均是好饲料,还可用灯诱杀飞虫入池,或用猪血引苍蝇产卵生蛆作饲料。以蚯蚓最佳,每7—8条蚯蚓可增加鳝肉1克。黄鳝对食料的选择性严格,长期投喂一种食料后,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其食性。因而在改变投喂饲料品种时,须在前2—3天内不投饵,以使其因饥饿而不择食,食用新的饵料。黄鳝习惯昼伏夜出, 初放养时给饵的时间,宜在每日下午4—5时,或在傍晚天黑以前,然后逐日提早喂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驯饵,即可每日上午9时或下午2时给食。亦可采用隔日投饵法,以增加其摄食量。饵料可投在木框或聚乙烯网布做成的饵料台上,投饵的地点要固定,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7%。投饵后的第二天,应调换新鲜水,保持池内水质新鲜,溶氧量多。
四、管理。黄鳝生长很慢,适宜的水温是15—28℃,水温低于15℃时影响黄鳝摄食,10℃以下完全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水温超过28℃时,黄鳝的摄食量也会降低,这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温。黄鳝从春后到入冬前,是生长的旺季,要加强管理,喂足喂好,定时定量,使鳝鱼能加速生长。对吃剩的饵料,要及时清除。在入冬前一定要喂足饲料。入冬后必须将池水放干,并用稻草覆盖,厚度以不使黄鳝窒息死亡为度,以保护池室,不致使黄鳝因低温而冻死。春后再适时复水。
五、病害。天敌防治。在黄鳝生长期,尤其是刚放养的鱼苗和黄鳝繁殖季节,绝不能让鸭子进池捕食。夏天,有时因气温太高,黄鳝会出现中暑昏迷现象,此时应换清凉水或遮荫降温,再喂新鲜的蚌肉。黄鳝主要的病害,是梅花斑状病,症状是在黄鳝的背部出现黄豆粒大小、黄色圆形病斑。治疗方法:可在池中经常放养一些蟾蜍(癞蛤蟆),由于蟾蜍身上的蟾酥有防治和治病作用,可减少发病。如发现已经发病,可用剥去皮的癞蛤蟆的头部,用绳子系好在池内来回拖几次,1—2天内可除病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