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饲料加多少赖氨酸合适?相信这个问题是许多朋友所关注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感兴趣的话,就赶紧接着往下了解吧。
比例一、L型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添加比例0.1~0.5g
1、L-丙氨酸,属于甜味氨基酸,能溶于水,对所有的鱼类、水产动物,都有强烈的诱食效果,添加比例在0.04~0.5g/kg,不溶于酒精。
2、L-精氨酸,易溶于水,微苦,对鲤鱼、鲫鱼、大马哈鱼有很强的诱食效果,添加比例0.3~0.5/KG。
3、L-脯氨酸,无色、微甜,多用于蛋糕烘焙,少量添加在饵料中,对所有的鱼类有极强的诱鱼效果,添加比例0.1~0.8g/KG。
4、L-丝氨酸,甜味白色,溶于水,遇酸碱都会变味,对鲤鱼、鳗鲡、鳕鱼有很强的诱食效果,对鲶鱼有趋避反应,添加比例0.1~0.5g/KG。
5、L-苏氨酸,甜味白色,高温环境遇酸碱会变味,低温环境无影响,对鳕鱼、鲫鱼、鲤鱼、草鱼都有极强的诱食效果,添加比例0.1~0.5g/KG。
比例二、L型甘氨酸、蛋氨酸,添加比例1~5g/KG
L-甘氨酸,白色、味甜,是目前主流的养殖鱼诱食剂,添加比例1~2g/KG,在野外,对野生淡水鱼、海鱼都有强烈的诱食效果。
L-蛋氨酸,微苦,白色,对鲫鱼、鲤鱼都有很强的优势效果,但是添加在发酵的饵料中,或者有酒精的饵料中,就会被破坏分子结构,丧失诱鱼效果。
比例三、L型赖氨酸、异亮氨酸,添加比例4~8g/KG
L-赖氨酸非常活泼,环境温度温热,就会被分解,易溶于水,对鲤鱼、鲫鱼、鳟鱼的诱食效果明显,添加比例4~8g/KG。
L-异亮氨酸,味苦,耐热,多用于膨化料添加,高温、高压都不会发生变化,对泥鳅、鲶鱼、黑鱼、青鱼等有很强的优势效果,添加比例4-8g/KG。
除了L型氨基酸,D型氨基酸也有不错的诱食效果, 效果相对L型氨基酸而言,要差很多,所以在养殖领域,L型氨基酸使用更多,而D型氨基酸则多用于烘焙领域。
上述氨基酸,都可以在食品添加剂商店、化学试剂商店购买,在实战时,按比例添加,对养殖鱼有不错的诱食效果。
猪饲料中赖氨酸的添加因猪型不同,其添加比例也不同,具体添加比例如下:
仔猪赖氨酸需要量的推荐值为1.35%(5~10kg)和1.15%(10~20kg),分别占日粮总蛋白质的5.7%和5.5%。
饲养标准推荐仔猪赖氨酸需要量为1.0%(5~10kg)和0.75%(10~20kg),分别占日粮总蛋白质的4.5%和4.1%。目前国内研究表明,8~20kg仔猪赖氨酸的需要量为0.84%~1.2%,与蛋白质的比例为5.2%~6.0%。
除英国的标准较高外,其他各国对生长肥育猪赖氨酸需要量的推荐值相似,生长期约为0.7%,肥育期为0.6%。Peters(1995)研究了生长猪(20~35kg)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和色氨酸的效果,结果赖氨酸为0.6%,色氨酸为0.15%时最佳。
NRC(1998)规定妊娠母猪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44%~0.50%,哺乳母猪为0.71%~0.90%;种公精为0.60%。
注:赖氨酸是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赖氨酸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赖氨酸在小麦、玉米、稻米等谷物中含量极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适合作为食品和饲料的添加剂,强化食品和饲料的营养,主要用于婴儿的成长期、妊娠哺乳期、病后恢复期等。
赖氨酸形成一甲基,二甲基和三甲基赖氨酸。三甲基赖氨酸会发生在钙调蛋白中。另外,赖氨酸残基还能进行乙酰化和泛素化等修饰。胶原蛋白中含有的羟基赖氨酸是由赖氨酸经赖氨酸羟化酶羟基化而来。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羟基赖氨酸残基的O-糖基化可用来标记特定蛋白从细胞中的分泌。
赖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身体不能自己产生赖氨酸,赖氨酸必须通过日常饮食和营养补品获得。作为一种氨基酸,赖氨酸是蛋白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营养对于身体适当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赖氨酸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缺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和发育。赖氨酸是合成体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在酶蛋白、生殖细胞、骨骼肌及血红蛋白等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某些多肽激素的组分之一。
1、因为水产动物对淀粉的利用能力较差,所以能量来源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并且鱼的机体组成中主要是蛋白质约20%以上吧。所以无论从维持的蛋白质需要,还是生长的蛋白质需要都很高,而赖氨酸是衡量动物蛋白质需要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蛋白质需要量越高,赖氨酸指标越高。
2、并不是赖氨酸越多越好,因为动物机体消化吸收营养,合成蛋白,是受氨基酸整体比例所影响,而且吸收水平取决于比例最低的氨基酸,所以并不是说饲料中赖氨酸越多越好。
3、赖氨酸不仅仅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也是动物必须的氨基酸之一,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的部分,虽然植物蛋白含有少量的赖氨酸,但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赖氨酸有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
4、赖氨酸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改善氨基酸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蛋白质资源等作用。
5、赖氨酸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体蛋白的合成,因此与动物生长密切相关。赖氨酸在体内的功能有:参与体蛋白如骨骼肌、酶和多肽激素的合成。
6、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作为合成肉毒碱的前体物,参与脂肪代谢;另外,赖氨酸还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应激的能力。
7、赖氨酸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缺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和发育。赖氨酸是合成体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
8、在酶蛋白、生殖细胞、骨骼肌及血红蛋白等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某些多肽激素的组分之一。
9、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赖氨酸
赖氨酸是一种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也就是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的吸收遵循众所周知的木桶原理,即含量最低的氨基酸直接影响机体的吸收水平。你这么问那就是你的饲料配方中赖氨酸属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即饲料中赖氨酸含量是最低的,所以赖氨酸的添加对鱼的影响最大。
1、赖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在动物饲养中确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之一,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维护以及肌肉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这并不意味着在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越高就越好。
2、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赖氨酸的需求量因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过高的赖氨酸含量超出了动物的实际需求,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对动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猪饲料中,过量的赖氨酸可能导致其他氨基酸的吸收不平衡,从而影响猪只的整体生长性能。
3、 经济因素也是考虑赖氨酸含量的重要方面。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一大部分,而赖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其价格相对较高。 在确定饲料配方时,必须权衡赖氨酸添加量与饲料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环境可持续性也不容忽视。过量的赖氨酸在动物体内无法被完全利用,最终可能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这不仅造成了营养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从环保角度出发,合理控制饲料中的赖氨酸含量至关重要。
5、 虽然赖氨酸对动物生长至关重要,但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并非越多越好。必须根据动物的实际需求、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最佳的赖氨酸添加量。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