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气人不气人?上周在福建漳浦的养殖交流会上,两个用同样海带配方的老板吵起来了——老李的鲍鱼三个月就能上市,老张的却瘦得像豆芽菜。拆开设备一看,好家伙!老张那台压片机的模具精度,比老李的差了整整三倍!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个新手最头疼的问题:怎么选对设备不交智商税?
(这里悄悄说个行业秘密:搜"新手如何选择鲍鱼饲料设备"的人,八成都在设备上栽过跟头)
饲料片为啥总碎成渣?
这个问题我问过53个踩坑的养殖户,发现八成问题出在这仨地方:
传统机VS智能机成本账本
拿两家真实养殖场对比更带劲:
对比项 | 张老板的老机器(8万) | 李厂长的新设备(18万) |
---|---|---|
日产量 | 24小时出1.8吨 | 8小时搞定4.2吨 |
电费 | 月烧4200度电 | 省下1800度电 |
人工 | 3人三班倒 | 手机远程监控 |
原料损耗 | 22%的料打水漂 | 3.5%几乎看不见 |
浙江象山陈老板算过细账:虽然多花10万,但9个月就回本,现在每吨饲料多赚730块! |
买设备要死磕的五大参数
新手最烧钱的三大操作坑
① 开机就猛造:新机器得"谈恋爱"慢慢磨合,前三天按20%-50%-100%逐步加负荷
② 用钢丝球搓模具:表面划痕让原料残留量从4%涨到15%
③ 原料不过筛:我见过最离谱的,贝壳碎片把模具硌出坑,修一次八千块打水漂
行家秘籍:在进料口加装三层振动筛,五百块的小改造能让成品率从79%拉到98%!
小编说句掏心窝的话
现在这设备更新速度比鲍鱼蜕壳还快!今年青岛展会上有家厂商搞的自学习系统,机器干了半个月居然比二十年老师傅还稳。要我说啊,宁可多花两万买带技术升级接口的设备,也别省这点钱三五年后变废铁。就跟买手机似的,现在省两千买低配版,明年卡得你想砸手机!记住咯,选设备不是买菜,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案例我见得太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