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对于"鳙鱼喂饲料多久可以上市"问题很感兴趣?如果是的话,那么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提供详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吧。
在经过驯化后,鳙鱼(花鲢)是可以摄食配合饲料的。有研究人员在投饲0.5小时后解剖鳙鱼的肠道,发现肠道充塞度多在4~5级之间,而且绝大部分是人工配合饲料,只有少部分是大型浮游动物。
单养或主养鳙鱼时,为了提高鳙鱼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一般要投喂配合饲料。主养鳙鱼一般不宜搭配鲤鱼、草鱼等抢食能力强的鱼,而搭配鲢鱼、鲫鱼相对比较好。当鳙鱼与鲢鱼一起配养在各种池塘中时,由于投喂其他鱼的饲料粉料就是它很好的食物来源,从而一般不再单独投喂粉料。
鳙鱼配合饲料的要求:鳙鱼经驯化后摄食主要在水体表层,头部露出水面,绕食场缓慢游动并主动摄食配合饲料,这就要求饲料在水中要有较好的漂浮性。一般颗粒饲料的粒径在0.3~0.8mm之间比较合适。目前市场上的商品料通常为粉料。浮性强的饲料利用率可达90%。
投料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避免浪费。手撒时,投喂要少量多次,每次投饲的速度放慢。在网箱养殖下,一般把饲料装在布袋中,训练鱼触碰布袋,从而根据鱼体需要获得足量的食物。库区投料点最好选择在上风口、安静、水深不要过深的地方,用竹子做个筐架,将粉料撒在筐架中央投喂。必要时,也可将粉料加水后泼洒,但要注意拌水均匀。
1、好的鱼饲料成分中包括:蛋白质、纤维、脂肪、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常见的鱼饲料分为以下几种:
2、颗粒饲料:是最常见的鱼饲料。一般以浮上型的居多。投入饲料后,颗粒饲料漂浮在水面上,鱼需要游到水面,张口吞食。颗粒饲料不下沉,不易漏入水族箱底砂的缝隙中,发生腐败。
3、粉状饲料:颗粒细小,可以用来喂养幼鱼,常见于食用鱼的饲料品种。投入饲料后,粉状饲料徐徐下沉,鱼可以在下沉过程中强食。一般观赏鱼用粉状饲料,会将粉状颗粒膨化。使其可以较长时间悬浮在水中。粉状饲料的缺点是比较容易浑水。
4、片状饲料:又称为薄片饲料,是理想的饲料形态。投入饲料后,部分薄片浮在水面上、部分悬浮在水中、还有部分沉入水底。但由于表面积较大,不易漏进底砂缝隙。
5、贴片饲料:可以将贴片饲料粘贴在水族箱玻璃上,鱼会主动过来抢食。贴片饲料一般是作为其他饲料的补充使用。
6、找鱼饲料建议到中国饲料商城网看一下,有各种鱼用系列鱼预混饲料。
1、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分布广,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至云南元江(西藏、新疆地区除外)。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等国家。
2、亲鱼培育过程中饲料的投喂也很重要,亲鱼池中的天然饵料不能完全达到亲鱼的营养需求,需要额外添加饲料。添加的饲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草饲料,也可以混合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颗粒饲料。草鱼的配合饲料必须含有高的蛋白质含量,避免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物,否则会导致腹部脂肪沉积,从而影响性腺发育。草鱼产前培育的饲料以青草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草料主要为苏丹草、黑麦草、范草、油菜、大白菜、麦芽等。
3、鳙鱼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性成熟时到江中产卵,产卵后大多数个体进入沿江湖泊摄食肥育,冬季湖泊水位跌落,它们又回到江河的深水区越冬,翌年春暖时节则上溯繁殖。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食豆饼,米糠,酒糟等人工饲料,以及禽畜的粪便。摄食强度随季节而异。每年4~10月份摄食强度较大。
4、饲养管理: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鳙鱼生殖腺的发育和产卵量的多少与培育的亲鱼所使用的饵料质量和数量有极大关系。饲养亲鱼的饵料,必须多样化,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应兼顾到,以满足鱼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但换水前后的水温差不得超3℃。在喂食时不要注水,以免鱼苗顶水不吃食。鳙鱼是温和滤食性鱼类,不争食,不抢食,在有其他鱼类抢食的情况下,只是在外围观望,不进入食台抢食。因此用饲料喂养鳙鱼只能单养,不能混养其他吃食鱼类,包括鲢鱼。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
5、甲鱼为水生杂食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幼鳖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鳖摄食田螺类,蛤蜊等软体动物、鱼、虾以及动物尸体(因追不到鱼),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6、甲鱼养殖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的地方等,可利用其内脏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鳖,降低成本。在设计养鳖池时,应根据养殖对象(亲鳖、稚鳖、幼鳖、成鳖)的不同而分别设计。
1、水花鱼苗:草鱼水花每亩放养25万尾,同时配养2万尾花鲢水花,粉料按6%的日投喂量饲喂5-6天,之后转小破碎料按5%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总养殖周期为16天。2、2-3厘米的鱼种:草鱼苗每亩放养2万尾,花鲢苗亩放0.5万尾,白鲢苗亩放0.3万尾,鲫鱼苗亩放0.5万尾,膨化料和沉水料为8:2。
草鱼水花的放养密度一般为25万尾/亩,同时可以配养花鲢水花2万尾/亩,粉料按6%的日投喂量喂养5-6天,然后转小破碎料按5%的日投喂量进行喂养,总养殖周期为16天,可将水花养至规格为2-3厘米/尾的草鱼苗。
2、2-3厘米的鱼种(将其培育成10厘米规格的鱼种)
(1)草鱼苗的放养密度为2万尾/亩,花鲢苗为0.5万尾/亩,白鲢苗为0.3万尾/亩,鲫鱼苗为0.5万尾/亩,膨化料和沉水料按照8:2的比例进行使用。
(2)日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和养殖鱼类的情况做出适当调整,3月份一般可按照1.3%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4月份一般可按照1.6%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5月份一般可按照1.5%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6月份一般可按照2%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7月份一般可按照2.3%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8月份一般可按照2.5%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9月份一般可按照2.6%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0月份一般可按照2.8%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1月份一般可按照2.2%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2月份一般可按照1.9%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
3、10厘米的鱼种(将其培育成0.1-0.3斤规格的鱼种)
(1)草鱼每亩投放1.8万尾,花鲢每亩投放0.3万尾,白鲢每亩投放0.2万尾,鲫鱼每亩投放0.5万尾,膨化料和沉水料按照8:2的比例进行使用。
(2)日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和养殖鱼类的情况做出适当调整,3月份一般可按照1.3%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4月份一般可按照1.5%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5月份一般可按照1.4%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6月份一般可按照1.8%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7月份一般可按照2%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8月份一般可按照2.2%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9月份一般可按照2.3%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0月份一般可按照2.5%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1月份一般可按照2%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2月份一般可按照1.6%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
4、10厘米的鱼种(将其培育成0.2-0.5斤规格的鱼种)
(1)草鱼每亩投放1.2万尾,花鲢每亩投放0.3万尾,白鲢每亩投放0.2万尾,鲫鱼每亩投放0.5万尾,膨化料和沉水料按照8:2的比例进行使用。
(2)日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和养殖鱼类的情况做出适当调整,3月份一般可按照1.1%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4月份一般可按照1.3%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5月份一般可按照1.2%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6月份一般可按照1.6%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7月份一般可按照1.7%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8月份一般可按照1.8%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9月份一般可按照1.9%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0月份一般可按照2%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1月份一般可按照2%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12月份一般可按照1.6%的日投喂量进行饲喂。
在科学的池养饲喂管理条件下,草鱼的养殖周期通常为2.5-3年,达到商品鱼的标准便能上市出售。
选择水源充足且上游无污染源、排灌方便、常年有微流水的池塘作为养殖地点。放苗前,亩用7-10公斤漂白粉带水清塘,进行消毒。
①第1季放苗工作于春节前后开始,此时主要放养草鱼,适当混养鳊鱼、鲤鱼、鲢鱼、鳙鱼,每亩池塘的放养密度为600尾。
②第2季放苗工作于端午节后开始(4月底至5月初进行放养更为适宜,最迟不可超过6月中旬),此时可放养重量为150-200克的草鱼鱼种,每亩池塘的放养密度为600尾。
①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8-30%的草鱼专用沉性颗粒饲料,也可适当培育一些红虫为草鱼提供天然饵料。
②投喂时,应结合草鱼的摄食情况来决定投喂量,不可过量或过少,适宜的投喂量为能够让草鱼一次性吃完、吃饱,防止饲料堆积浪费。
③如果遇到闷热、寒流、大暴雨等不良天气,可以酌情减少投喂量。
④一般情况下,投喂次数为每天2次。
①水质对于草鱼的生长较为重要,养殖期间每天需要定时进行增氧,同时要定期换水。换水时,先排掉一小部分池水,然后再注入新水。
②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以提高水质环境的质量。
①放养鱼种前,先用食盐水进行消毒,同时注射草鱼三大细菌病灭活疫苗和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
②定期消毒防病,每隔10天左右投喂1次鱼病康等中草药药饵,连喂3-5次,这样能够达到预防细菌性鱼病的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对"鳙鱼喂饲料多久可以上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该主题的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