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刚入行鲍鱼养殖,看着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设备宣传单直挠头?别慌!上个月在福建连江就发生过这么个事——老张花8万买的机器,压出来的饲料片跟薯片似的,一碰就碎。今天就带你扒开行业底裤,手把手教你选对设备!
为啥你的饲料片总是不成形?
这个问题我问过37个养殖新手,答案五花八门。但拆开机器一看,八成问题出在这俩地方:
传统机VS智能机到底差在哪?
咱们拿两个真实案例对比看看:
对比项 | 老王的老机器(5万元) | 老李的新设备(13万元) |
---|---|---|
日产量 | 干满24小时出1.2吨 | 8小时轻松搞定3吨 |
电费 | 每月烧掉3800度电 | 省下1200度电 |
人工 | 3人三班倒累成狗 | 1人喝着茶监工 |
原料损耗 | 18%的料白白浪费 | 4%几乎可以忽略 |
浙江台州陈老板算过账:虽然多掏8万买设备,但10个月就回本,现在每吨饲料多赚620块! |
买设备必须死磕的三大参数
新手最常踩的三大雷区
① 开机就猛造:新机器得慢慢磨合,前三天要按20%-50%-100%逐步加负荷
② 懒得清模具:残渣积压会改变压力参数,跟近视眼不换镜片一个道理
③ 原料不过筛:我见过最离谱的,贝壳碎片把模具硌出坑,修一次八千块打水漂
过来人秘籍:在进料口加个双层震动筛,两百来块钱的小改造,能把成品率从82%拉到95%
小编说句掏心窝的话
这两年设备更新比手机还快,上个月我去青岛参展发现,现在智能控制系统都成标配了。最让我心动的是有家厂商搞的自学习系统——机器会记录每次生产的压力、温度数据,干半个月比二十年老师傅还靠谱!要我说啊,宁可多花两万买带升级接口的设备,也别省这点钱三五年后变废铁。毕竟这行当,技术革新速度可比鲍鱼长得快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