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养虹鳟鱼饲料钱省下一大笔,你的鱼却总是不长肉?
这个问题我刚开始养虹鳟时也踩过坑。直到亲眼看到隔壁老王用自配饲料把单池成本压到7万,而我的饲料开支却高达9万,才明白这里面讲究大了。今天就带你拆解那些藏在饲料里的"黄金配比",新手看完至少能少交5万学费。
虹鳟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质才不浪费?
这得看鱼的生长阶段。刚孵化的鱼苗就像婴儿,得喝"奶粉"——45%-50%粗蛋白含量的微粒饲料,相当于每斤饲料里塞进半斤鱼粉。等长到15厘米,蛋白质可以降到38%-42%,这时候掺30%豆粕能省20%成本。
这里有个关键点:水温每降3℃,蛋白质需求就降5%。比如水温从18℃降到15℃,饲料蛋白含量从42%降到40%正好合适。湖北某渔场去年按这个规律调整,单池饲料开支从9万砍到7万。
不同阶段饲料配方对比
阶段 | 蛋白含量 | 脂肪含量 | 每日投喂次数 |
---|---|---|---|
鱼苗期 | 45%-50% | 6%-8% | 6-8次 |
成长期 | 38%-42% | 10%-13% | 3-4次 |
繁殖期 | 42%+ | 5%-6% | 4-5次 |
进口鱼粉太贵怎么办?
试试这个配方:家禽内脏粉+水解羽毛粉替代60%鱼粉。具体比例是家禽副产品168g+水解羽毛粉76.5g+剩余鱼粉183g,蛋白质消化率还能保持86%。河北有个养殖户用这法子,鱼苗存活率从75%飙到92%。
更绝的是用菜籽油替代75%鱼油,成本直降15%。青海大学实验证明,这样喂出来的鱼体色泽反而更鲜亮。但要注意,替代量超过16%得补蛋氨酸,否则鱼会营养不良。
一天到底喂几次最划算?
看水温!低于10℃时每天喂体重的0.5%,相当于给人喝粥;13-18℃黄金期可以喂到3%;超过20℃必须停食,这时候喂料等于投毒。内蒙古的养殖场就吃过这个亏——高温天多喂了三天,直接死了一半鱼。
新手常犯的三个错误
家庭作坊怎么配出合格饲料?
记住这个万能比例:鱼粉50%+豆粕25%+玉米10%+鱼油5%。想要再省钱,可以把鱼粉换成鸡鸭下脚料,但必须加0.3%枯草芽孢杆菌,这样消化率能提升18%。
山东老张的渔场用自配料后,饲料系数从1.5降到1.2。相当于每长1斤鱼少花0.3斤饲料钱,2000斤产量就能省600斤饲料。
小编十年踩坑心得
刚开始养虹鳟那会,总觉得进口饲料才是王道。直到亲眼见本地养殖户用菜籽粕+水解羽毛粉的配方,成本比我低21%还养得更好,才恍然大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现在我的饲料库里常备三套配方,水温变化3℃就切换方案。最近在试昆虫蛋白+螺旋藻的新组合,发现鱼病少了三成。提醒各位新手:别被高大上的包装忽悠,多看看青海、湖北这些实际养殖区的土法子,真能省下真金白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