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饲料里加了鱼粉,但鱼虾就是长得慢,还动不动生病?养殖户老王去年就吃了大亏,他买的鱼粉包装上标着“高蛋白65%”,结果投喂后发现饲料浪费严重,水质也变差了…这其实跟鱼粉的消化能有直接关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新手小白怎么避开这个坑。
简单来说,消化能就是动物能从鱼粉里吸收多少营养。比如包装上写着粗蛋白65%,但实际能被鱼虾吸收的可能只有50%。这里有个关键误区:高蛋白≠高消化能!就像吃核桃补脑,但要是没敲碎直接吞,营养根本吸收不了。
影响消化能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盲目追求进口红鱼粉。咱们直接上对比表:
对比项 | 红鱼粉(秘鲁产) | 白鱼粉(阿拉斯加产) |
---|---|---|
粗蛋白 | 62-68% | 67-72% |
胃蛋白酶消化率 | 85-90% | 90-95% |
适用对象 | 猪鸡饲料 | 鳗鱼、虾苗 |
价格(元/吨) | 12000-14000 | 18000-22000 |
这里有个冷知识:白鱼粉的粘弹性是红鱼粉的3倍,所以虾苗饲料必须用它才能成型。但如果你养的是普通罗非鱼,用白鱼粉反而浪费钱。
问题1:怎么看鱼粉新不新鲜?
问题2:低温鱼粉和高温鱼粉差别在哪?
去年有个养殖场做过对比实验:同一批鲈鱼苗,喂低温蒸汽鱼粉(加工温度90℃)的群体,饵料系数低了0.3,相当于每吨饲料多赚500块。而高温直火鱼粉虽然便宜,但蛋白质结构都被破坏了。
问题3:酶解鱼粉值不值得买?
这里要分情况:
刚入行那会儿,我也迷信过“进口=好货”。有次买了批泰国级红鱼粉,结果检测发现丝氨酸含量异常高——后来才知道是掺了羽毛粉!现在采购必看三项指标:
还有个血泪教训:千万别囤货!去年有个同行囤了200吨鱼粉,结果遇上梅雨季,VBN值从90飙升到280,最后只能当肥料卖…
个人观点
现在市场上鱼粉掺假手段越来越高明,什么掺尿素、加血粉的都有。建议新手直接买带二维码溯源的批次,每包都能查到捕捞船号和加工时间。记住——消化能不是越高越好,适合养殖品种的才是王道。就像人吃饭,消化吸收好的吃糙米,肠胃弱的喝粥,一个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