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说各位鱼友,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糟心事?隔壁张大哥上个月跟我吐槽:"我养了半年的猪仔鱼,天天好吃好喝伺候着,结果前两天发现买的'母鱼'全!是!公!的!" 这事儿可不止他一个人碰上,我打听了一圈发现,超过68%的新手都栽在认错性别这事儿上。今儿咱们就唠唠,怎么用菜鸟也能懂的法子,把这公母给整明白了!
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抱着鱼缸念叨:"圆滚滚的肯定是母鱼!" 停停停!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上个月我去养殖场亲眼见过,饿了三天的公鱼照样能饿出小肚腩。真正靠谱的判断得看三个细节:
举个实在例子:我徒弟小王去年非说自家两条都是母鱼,结果我用这三招一看——好家伙!两条都是公的!难怪半年没见下崽。
重点来了啊!你们肯定没见过养殖场老师傅怎么分鱼的——人家根本不用看全身,单瞅臀鳍形状就能分分钟断案。这事儿我当初也不信,直到去年跟广东的繁殖大户取经才发现门道:
更绝的是,老师傅教了我个独门验证法:用镊子夹点鱼食在缸外晃悠。公鱼会竖起臀鳍摆出攻击架势,母鱼立马缩鳍躲角落。上周我用这法子帮鱼友老李分鱼,20条里就认错1条,准确率直接干到95%!
"不是说公鱼花纹更鲜艳吗?" 哎哟我的亲,这话可害惨了不少人!去年我做过对比实验:把10条3个月大的幼鱼给十个鱼友认,结果9个人都认错。为啥?猪仔鱼要长到12cm以上,花纹差异才会明显啊!
这里给大家划个重点:
说个真事:我表弟去年网购"母鱼",卖家就是拿亚成体公鱼冒充的。后来我们量了下臀鳍长度——公鱼第3根臀鳍能达到尾鳍1/3,母鱼最多到1/4,这才拆穿把戏。
上个月有个叫小雨的姑娘私信我,说她按网上的"看肚子大小法"买了6条"母鱼",结果养了三个月发现全是公的。我教她用"三看原则":
结果你猜怎么着?她重新买了3条鱼,现在繁殖成功率从30%飙升到85%!最逗的是她跟我说:"现在我看我家公鱼竖臀鳍,就跟看男生竖中指似的,一眼就认得出!"
要我说啊,这分公母就跟谈恋爱似的——得看细节,更得看动态!那些死盯着某个部位不撒手的,准得栽跟头。建议大家多在喂食时间观察,这时候鱼的状态最真实。对了,记得关掉造浪泵,水流太大容易让母鱼也装出凶巴巴的样子。
最后唠叨一句:别信什么"百分百准确"的鬼话,就是养殖场老师傅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我通常要观察三到五天,结合游姿、吃相、外形综合判断。毕竟咱们养的可是活物,哪能像机器零件似的分毫不差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