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珠海十口网箱做的对比实验,数据惊掉下巴:
低价颗粒料(8千/吨)
中端膨化料(1.2万/吨)
发酵料(1.8万/吨)
重点来了:中端料比低价料多花4800元,但早23天达标规格。建议新手选1-1.3万/吨膨化料,既保生长速度又控成本。
刚入行的朋友总问我:怎么肉眼鉴饲料?记住这个流程:
上个月帮徒弟验货,发现某品牌霉菌超标3倍!这批料要是投喂了,整塘鱼都得完蛋。
今年三月湛江的真实案例:
有个血泪教训:千万别信"买五吨送一吨"的优惠,送的往往是临期库存!
最近收集了粤闽琼三地146位养殖户的反馈:
品牌 | 月增重达标率 | 肠道发病率 | 回购率 |
---|---|---|---|
海大蓝袋 | 91% | 5% | 94% |
粤海101 | 83% | 3% | 89% |
通威黄标 | 78% | 9% | 67% |
有个意外发现:用粤海101+3%大蒜素的塘口,饵料系数比单用高端料低0.09。我的3号塘正在测试这个配方,目前日增重达到14.2g/尾,比对照组快21%。
现在我的进货必查三项指标:真蛋白含量、胃蛋白酶消化率、维生素保留率。去年就栽在维生素上——某品牌标注的维C含量32mg/kg,实测只有11mg/kg,导致鱼群抗应激能力暴跌。建议新手每季度送检一次,300块的检测费能避免3万块的损失,这买卖划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