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过鱼虾吗?有没有发现隔壁老王的塘子产量总比你高?明明用的都是饲料,为啥人家的鱼长得快、病害少?新手怎么选水产饲料才能不踩坑?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那些藏在饲料袋子里的秘密。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微生态制剂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高科技农药。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其实是益生菌、酵母菌的混合物。它们在水产饲料里干两件大事: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那怎么判断添加剂有没有用?我列个对比表更直观:
常见添加剂 | 有用的时候 | 忽悠人的套路 |
---|---|---|
酶制剂 | 饲料转化率提升15%以上 | 吹嘘能替代全部蛋白质 |
抗氧化剂 | 夏季饲料保质期延长2个月 | 号称能治疗鱼病 |
发酵饲料 | 水体氨氮下降30% | 说发酵3天就能用实际要7天 |
Q1:听说用植物蛋白能代替鱼粉,靠谱吗?
这事儿得看品种。像罗非鱼、草鱼确实能用豆粕替代40%鱼粉,但对虾、鲈鱼这种肉食性品种,全换植物蛋白?等着看它们长得像营养不良的豆芽菜吧!不过有个折中方案——把玉米蛋白粉和昆虫蛋白混着用,去年试过效果还行。
Q2:加了添加剂还要不要改喂食方式?
必须改!举个真实案例:张婶往饲料里加了复合酶制剂,结果还是按老习惯每天喂三次。后来我发现她家饲料都沉底浪费了,手把手教她改成少量多餐+定时投喂,饲料成本立马降了18%。
Q3:环保查得严,哪些添加剂用了不违规?
重点记这三类:
刚开始我也迷信过"三天见效"的添加剂,结果把整塘石斑鱼都搞翻了肚。现在选饲料就认死理:先看检测报告再谈效果。特别是要盯着粗蛋白含量波动值,超过5%的直接pass。最近发现个诀窍——拿饲料泡水2小时,如果散得厉害说明粘合剂不够,这种饲料投下去至少浪费三成。
说到 给新人提个醒:别被高大上的概念忽悠!什么"基因编辑藻类蛋白"、"智能缓释技术",听起来牛哄哄,实际效果可能还不如老老实实调好水温酸碱度。养殖这事儿啊,稳当比啥都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