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野生甲鱼吧,明明在河里活得好好的,怎么一搞繁殖就集体摆烂?我去年亲眼见过老张对着空荡荡的沙地直跺脚——30多个甲鱼蛋,最后就孵出3只!今儿咱就掰扯掰扯,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那些坑。
为什么你挖的产卵巢总被甲鱼嫌弃?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甲鱼挑产卵地和丈母娘挑女婿一个德行。去年浙江养殖户老李搞了个"豪华精装房":细沙铺底、遮阳棚伺候,结果甲鱼全跑隔壁野滩下蛋去了。关键就在三个字:糙、湿、藏。
这里有个坑得提醒大家:千万别把巢挖在低洼处!去年汛期,老王价值2万的甲鱼蛋全泡了汤。记住,巢穴底部至少要比水域高30cm。
温度差真的是甲鱼杀手?
说出来吓你一跳,甲鱼蛋可比咱家鸡蛋娇贵100倍!温度波动超过3℃就可能团灭。去年我拿温度计实测,发现个反常识的现象:正午35℃的巢穴里,蛋壳温度居然能飙到43℃!
温度区间 | 存活率 | 畸形率 |
---|---|---|
28-32℃ | 78% | 5% |
25-35℃ | 41% | 32% |
20-40℃ | 9% | 83% |
看到没?控制温差才是真功夫。我的土办法是:在巢穴上方架个竹筛子,既遮阳又透气。对了,凌晨5点记得掀开透个气,不然水汽闷着照样完蛋。
幼鳖成活率低真是天敌的锅?
可能颠覆你三观了——90%的幼鳖死亡都是自相残杀!去年用摄像头拍到的画面真瘆人:刚破壳的小甲鱼,转头就把兄弟姐妹的尾巴当蚯蚓啃了...
保命三件套必须备齐:
有个冷知识:幼鳖转移时得带着出生地的沙土!直接扔新环境?应激反应能死一半。我试过用原巢沙土铺底,成活率直接从30%飙升到68%。
小编说句掏心窝的:去年照着这些法子搞,63个蛋最后出了51只健康幼鳖。但最震撼的是——有窝蛋被我忘在野滩,半年后去看居然有7只活蹦乱跳的!所以啊,有时候咱们真不如甲鱼自己会带娃。记住,搞繁殖千万别太勤快,你越折腾它们越不给你下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