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老李家的饲料鱼塘没打氧,一夜间翻肚皮亏了8万?
上个月在养殖户交流会上,新手小王盯着漂满死鱼的塘面直跺脚:"明明饲料投得够,咋鱼还成片死?"其实饲料鱼打氧就像给人供氧,不是越多越好,但少了绝对要命。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这氧气到底该怎么供才不踩坑?
鱼塘不是有水面接触空气吗?这里头学问可大了!拿草鱼举个栗子,溶氧量从5.5毫克/升降到2.7毫克/升,饲料系数直接飙升5.5倍。三大要命原因:
去年江苏有个养殖户,1.5米深塘养草鱼,以为水面大不用打氧。结果溶氧夜间跌破1毫克/升,3000斤鱼集体浮头,光捞死鱼就花了3天。
市面增氧机五花八门,记住这三条黄金法则:
类型 | 适合水深 | 每亩功率 | 优势场景 |
---|---|---|---|
叶轮式 | 1.5-3米 | 1.5kW | 四大家鱼混养塘 |
水车式 | 0.8-1.5米 | 1kW | 对虾养殖+水体循环 |
微孔式 | 2-4米 | 2.2kW | 高密度饲料鱼塘 |
避坑指南:
广东中山的黄老板,20亩塘混养草鲫鱼,用3台1.5kW叶轮式+1台微孔式。电费从月均2000降到1500,鱼料比从1.8降到1.6。
照着这个时间表操作,保准既省电又养得好:
05:00-07:00:开2小时应对黎明溶氧低谷
11:00-14:00:晴天开3小时打破水温分层
19:00-21:00:投喂前后各开1小时助消化
特殊天气:闷热天24小时轮开,暴雨后连开6小时
浙江湖州张大姐的鲈鱼塘,用智能溶氧仪联动增氧机。溶氧量稳定在5mg/L以上,去年亩产破纪录达3000斤,比人工控制多赚2.8万。
去年湖北有个养殖户,为省电把3kW机换成1kW。结果塘底溶氧不足,1.5万斤鲫鱼集体"浮头聚餐",直接损失15万。
现在最新物联网系统能实现:
山东东营的工业化养鱼车间,用智能系统后单产提升3倍。每吨鱼耗电反而从1800度降到1200度,真正实现"少吃多长"。
老把式碎碎念
干了二十年水产,最大的心得就两句:"养鱼先养水,养水看溶氧"——买个百来块的溶氧检测仪比算命准;"省电不省氧"——电费能赚回来,死鱼可没后悔药。最近发现个新招,往塘里撒复合芽孢杆菌,既能分解粪便又能增氧,相当于给鱼塘装"生物氧泵",新手们不妨试试。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