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邪门不邪门!我表弟去年刚开始养鲫鱼,买的饲料颗粒直径2.5毫米,结果鱼苗吞不下去全卡腮帮子里,最后死了三成鱼苗。今天咱就把饲料规格这点事儿掰扯明白,保准你看完再也不当冤大头。
▌颗粒大小不是越大越好
新手最容易栽在这个坑里!去年江苏有个养殖场,给草鱼苗喂3毫米颗粒料,结果鱼群集体得肠炎。记住这几个救命数据:
举个实在例子:
罗非鱼苗 | 鲈鱼成鱼 | 锦鲤 | |
---|---|---|---|
体长 | 3-5cm | 25-30cm | 15-20cm |
合适粒径 | 0.5-0.8mm | 4-5mm | 2-3mm |
错误选择后果 | 鳃部损伤 | 消化不充分 | 水面漂油膜 |
▌蛋白含量越高越烧钱
别听饲料推销员瞎忽悠!我拿自家塘做过对比实验:用32%蛋白饲料和28%的喂同批鲤鱼,三个月后增重只差6%,但饲料成本多了23%。关键得看必需氨基酸平衡度:
去年浙江老王的教训够深刻——他冲着42%蛋白含量买的高端料,结果鱼肝肿大发病率飙升。后来检测发现是用羽毛粉充数的假蛋白,这事儿闹得差点让他破产。
▌沉浮性选错全塘翻肚
你猜怎么着?去年广东台风季,有个养殖户的饲料全部沉底,暴雨后塘底发酵产生硫化氢,一夜间死了8000斤石斑鱼。记住这个黄金法则:
→ 水深2米以内用悬浮料
→ 3-5米深水层选缓沉料
→ 网箱养殖必须用浮性料
教你们个土法子测试:抓把饲料泡水里计时:
▌添加剂藏着要命陷阱
上个月帮我邻居检测饲料,发现所谓的"促生长因子"竟是喹乙醇。这几个参数必须盯着:
买饲料时带三样神器:
① 紫外线手电筒(照出荧光增白剂)
② pH试纸(正常应在6.2-6.8之间)
③ 矿泉水瓶(摇晃看粉尘量)
干了十几年水产养殖,最想提醒新手:千万别信包装袋上的推荐投喂量。我今年改用"五五递减法",饲料成本直降18%——前两周按说明量喂,之后每十天减5%,直到鱼群出现轻微抢食行为,这个量才是最适合你鱼塘的黄金比例。记住,养鱼是个技术活,省下的饲料钱可都是纯利润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