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老张头的实验说起
去年秋天在胶东半岛,有个养殖户把海鲜市场的下脚料搬回家。您猜怎么着?三车鱼骨头掺进猪饲料,育肥周期硬是缩短了18天。但隔壁老王照葫芦画瓢,猪却拉稀便血。某水产研究所报告显示,约30%养殖户因操作不当引发消化问题,这事儿整得大伙儿心里直打鼓。
鱼骨头喂猪会不会卡喉咙?
先说句大实话:整条带刺的鱼骨直接喂,那准出事。但加工到60目细度的鱼骨粉,钙磷含量可比石粉强得多。广东某饲料厂做过对比试验,添加8%鱼骨粉的组别,日增重提高13%,关键得看粉碎机筛网够不够细。
死鱼骨头能用吗?
这里头门道深了。海鲜市场那种泡在血水里的下脚料,必须当天处理。浙江台州有家养殖场专收凌晨到港的冰鲜鱼骨,用200℃高温蒸汽走两遍,既杀菌又能把粗蛋白含量稳定在28%以上。
加多少合适?
新手建议从3%起步,等猪适应了再慢慢加。河北保定有个经典案例,育肥后期加到15%鱼骨粉,肋排厚度直接多出0.5厘米。但母猪饲料千万别超5%,否则奶水容易结块。
菜市场捡鱼骨靠谱吗?
这事儿得分情况。要是小摊贩的淡水鱼骨头,得警惕寄生虫州湾养殖户老周有绝招——往鱼骨堆里撒5%食用柠檬酸,既能防腐又能软化骨刺。他们村二十几户都这么干,每年省下6万多块钱的矿物添加剂。
粉碎机怎么选?
别信那些万能粉碎机的鬼话。专门搞鱼骨的得用锤片式粉碎机,筛网孔径不能超过1.5mm。江苏盐城的老赵吃过亏,用普通饲料粉碎机加工鱼骨,机器三天两头冒火星子,后来换了特种钢转子才解决问题。
味道太腥咋整?
加点橘子皮一起发酵就好使。广西某生物公司研发出"海鲜酵素",把鱼骨和柑橘类废弃物按7:3比例混合,发酵7天后腥味降了八成。实测数据显示,这种处理过的饲料,猪群采食速度提升27%。
要是没处理好会怎样?
上个月刚出的糟心案例:豫北某养殖场贪便宜买了受潮鱼骨,结果全群猪拉黄绿色水便。兽医解剖发现,肠道里扎着十几根0.5cm的骨刺。记住铁律——加工完的鱼骨粉必须测钙磷比,理想值要卡在1.5:1到2:1之间。
突然停用会出事吗?
突然断供可比添加剂超标更危险。湖南某猪场去年鱼骨供应断档,猪群连续五天采食量暴跌四成。现在行家都讲究"阶梯式替换",每周替换比例不超过总配方的3%,给猪的味觉适应期。
夏天容易坏怎么办?
学会看水活性指标。山东海阳的养殖大户有绝活——把鱼骨粉和麦麸按1:1混装,袋子里塞几包食品级脱氧剂。这么处理过的原料,在35℃仓库里能稳存45天不变质。
最新发现
韩国农业振兴厅刚发布个有意思的研究:在鱼骨粉里添加0.03%的海藻提取物,能提高磷吸收率38%。更绝的是,这么喂出来的猪肉,肌内脂肪分布居然呈现雪花纹路。要我说,这鱼骨头里的门道,怕是比米其林大厨的调料柜还精彩。
青岛某生物公司最近在试验"鱼骨胶原蛋白肽",听说添加到哺乳母猪饲料里,能提升初乳免疫球蛋白含量。现场观察员说,吃了这种饲料的母猪,哄崽睡觉都用前腿搂着,跟人抱娃的姿势一模一样。您要不信,年底上市了自个儿买来试试?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