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刚投完饲料,池塘就像被人泼了墨汁?明明喂的是褐色颗粒,怎么就把水染黑了?这事儿我去年在苏北养虾时就遇到过,眼睁睁看着投料区变成黑洞,吓得连夜给老师傅打电话...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饲料和黑水这对冤家到底怎么回事。
1. 残饵堆积惹的祸
新手最容易栽在喂料量上。像去年隔壁老王,生怕虾吃不饱,每顿多撒20%饲料。结果月底清塘,池底扒出半米厚的黑色糊状物——这玩意儿专业叫有机质沉积物,包含没吃完的饲料、鱼虾粪便,还有死掉的藻类。特别是冰鲜鱼投喂过量的塘口,黑水概率直接翻倍。
2. 藻类集体"罢工"
饲料里的氨基酸本是肥水好帮手,但过量使用会养出隐藻这种"黑道大哥"。这藻类特霸道,能把整片水域染成酱油色,还专挑早晚温差大时搞事情。去年我塘里的隐藻大爆发,远看像铺了层石油,近看才发现是密密麻麻的藻群。
3. 微生物"消化不良"
这里有个反常识:益生菌不足反而加剧黑水。当饲料残渣超出菌群分解能力,就像厨余垃圾堆满厨房,厌氧菌开始作妖,释放硫化氢这些臭气弹。记得有次检测,黑水区域的溶解氧只剩1.2mg/L,差点把整塘虾闷死。
• 鱼虾集体"醉氧":硫化氢浓度超0.1mg/L,对虾就开始翻肚皮
• 治病成本翻倍:去年塘口黑水后,治病药费比饲料钱还贵
• 生长速度打七折:数据显示黑水塘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要多出15天
方法 | 花费(亩/次) | 见效时间 | 适用阶段 |
---|---|---|---|
生石灰调节 | 50元 | 3天 | 轻度发黑 |
过硫酸氢钾 | 120元 | 6小时 | 紧急处理 |
EM菌+芽孢杆菌 | 80元 | 5-7天 | 预防性维护 |
联大解毒宝套餐 | 200元 | 24小时 | 重度污染 |
(数据综合自)
去年拜访浙江的养蟹大户,学到个绝活:饲料里拌5%沸石粉。这玩意儿能吸附30%的氨氮,关键是成本才每吨加20块。搭配着用生物底改,口三年没出现过黑水。
现在想想,治黑水就像带娃——不能等病了再喂药,得天天观察屎尿屁。那些总抱怨池塘变黑的新手,多半是懒在日常维护。记住,好水是养出来的,不是治出来的。下次投料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顿饲料,塘里的菌群消化得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