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听过那句老话吧?"养鱼先养水,喂鱼先喂胃",可你知道草鱼这大胃王一天到底要吃多少饲料吗?去年我隔壁老王家塘子里2000条草鱼集体翻肚皮,就因为他家傻小子按书本理论每天雷打不动喂3%体重的饲料,结果活活把鱼给撑死了。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草鱼饲料喂养量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技术活。
咱们先记住这个铁律:草鱼是温度计成精的吃货。老把式们都知道,水温每升高5℃,饲料量得翻倍调整。举个栗子,要是水温在18-20℃这个区间,每天喂鱼体重1%-1.5%的饲料刚刚好。等水温升到26-32℃黄金生长期,这时候可得下血本喂到3%-5%的体重量。
不过这里有个坑,很多新手容易栽跟头。去年夏天高温季,张家口有个养殖场主按5%上限猛喂,结果碰上连续阴雨天,塘子里溶氧量暴跌,饲料在鱼肚子里发胀,三天死了八百多条。所以啊,看天吃饭这四个字在养鱼行当里可不是说着玩的。
刚下塘的鱼苗就像半大小子,得少食多餐伺候着。这时候每天得喂2-3顿,饲料要碾成粉状撒在水面。等长到半斤左右的鱼种阶段,胃口就开始见长了。这时候每日喂食量得控制在体重的2.5%-3%,记住要选直径4毫米的颗粒料,撒料时间不能短于45分钟。
我见过最绝的招数是在江苏盐城,有个养殖户在饲料里掺了5%的益生菌。结果他家草鱼长得又快又壮,饲料转化率硬是比邻居家高出15%。不过话说回来,这招得搭配着青饲料用,每天晚上扔点黑麦草、苏丹草进去,就跟给人饭后吃水果一个道理。
咱们先看组硬核数据:蛋白质含量30%的饲料既能保证生长速度,又能控制成本。具体到配方,老把式们最爱用"五五开"组合——稻草50%打底,配上豆饼25%、米糠25%,再加10%面粉下脚料当粘合剂。
不过现在讲究科学养鱼,更推荐升级版配方:豆粕20%、麦麸22.5%、鱼粉5%、再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这里有个省钱妙招,每周停喂1天颗粒料改喂原粮,既能调理肠胃,又能省下15%的饲料钱。去年我在湖北监利见到个狠人,用这个法子把饲料系数从2.8降到了2.4,相当于每养1斤鱼少花8毛钱饲料钱。
记住这个口诀:"定时定量定点,看天看水看鱼"。晴天太阳出来两小时后开喂,这时候溶氧量最充足。撒料要像给鸡喂食似的,一把吃完再撒第二把,保证每条鱼都能吃饱。
说个真实案例,去年湖南岳阳有个养殖场,安装了水下摄像头监控吃食情况。结果发现下午三点那顿,草鱼抢食最凶,他们就调整到这个时段喂全天40%的量。三个月下来,鱼均重比常规喂法多了半斤。这招现在被当地渔政当成典型案例推广呢。
说到底,养草鱼就跟养孩子似的,得讲究个"三分喂七分管"。下次你站在塘边撒饲料的时候,不妨多观察鱼群抢食的状态——要是饲料入水5分钟内被吃光,说明量刚好;要是10分钟还有剩,明天就得减量。记住咯,会喂的养鱼人,从来都不是按计算器死磕数字,而是把鱼当祖宗伺候的主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