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同样的虾塘,别人家的白对虾能比你多赚一倍吗?去年湛江有个养殖户老陈,偷偷改了饲料配方,结果每茬虾足足多收了328斤。今天就带大伙儿扒一扒,这白对虾饲料配方里藏着的门道。
刚入行那会儿,我也觉得饲料越贵越好。直到把进口饲料和自配料拿去检测,才发现蛋白质含量竟然相差7.8%!白对虾这东西,不同生长阶段需求大不同:
有个坑得提醒:千万别迷信"高蛋白就是好"。去年海南有养殖场用46%蛋白饲料,反而出现大面积肝胰腺病变。关键在氨基酸平衡,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要控制在1:1.2。
鱼粉用量不是越多越好
实验数据显示,鱼粉占比超25%会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现在流行用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成本直降18%。
忽视矿物质就是烧钱
广西某养殖基地做过对比:添加0.3%复合矿物质的塘口,虾壳硬度提升23%,蜕壳死亡率减少17%。
脂肪来源有讲究
用鱼油还是豆油?看水温!低于28℃优选鱼油(ω-3含量高),高温季节改用豆油(氧化速度慢)。
这是漳州某龙头企业的保密配方(单位:%):
原料 | 幼苗期 | 期 | 育肥期 |
---|---|---|---|
鱼粉 | 32 | 28 | 30 |
发酵豆粕 | 15 | 18 | 12 |
鱿鱼膏 | 5 | 3 | 8 |
磷酸二氢钙 | 2.5 | 2 | 1.8 |
维生素预混料 | 1.2 | 1 | 0.9 |
特别提醒:这个配方要根据当地水质调整。比如盐度超25‰的塘口,要增加氯化胆碱添加量0.3%。
最近跟几个饲料厂技术总监喝酒,他们透露现在都在研发功能性饲料。比如添加芽孢杆菌的配方,能让白对虾抗应激能力提升40%。更狠的是,某上市公司正在试验用微胶囊技术包裹维生素,据说能让营养损耗从35%降到7%。
说句掏心窝的话:配方这事儿,照搬必死!去年看到最惨的案例,就是有人把北方配方直接用到海南,结果全军覆没。记住,会调配方比会喂料更重要,这就跟老中医把脉似的,得根据虾塘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