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养鱼的老铁,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憋屈事?每天大把大把撒饲料,可鱼就是不见长膘,这钱花得比打水漂还冤!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个让养殖户又爱又恨的饲料吸收率,保准让您听得拍大腿——原来钱是这么省出来的!
一、吸收率差真要命!三个案例惊掉下巴
去年王庄的李老板可栽了大跟头——200亩鲈鱼塘光饲料就砸进去80万,结果出鱼时料肉比冲到2.1,算下来每斤鱼多花1块2!这事儿给咱敲响警钟:
蛋白不吸收全变粪
老李用的饲料粗蛋白38%,实际吸收率才62%。您猜怎么着?每天塘底沉淀的饲料残渣,够喂饱500只鸭子!水产局检测发现,未消化蛋白转化成氨氮,害得溶氧暴跌到3mg/L。
淀粉糊化不够用
赵大姐的草鱼饲料看着漂亮,淀粉糊化度只有65%。鱼吃进去就跟吞石子似的,肠道损伤率高达40%,光药费就多掏了5万块。
脂肪氧化惹大祸
马家塘买过期货豆粕,脂肪氧化值超标3倍。鲫鱼吃后肝脏发黄,胆汁淤积死亡率30%,这学费交得心疼!
二、黄金配方四步走
干了二十年饲料研发的老周,偷偷教我个绝活:照着这个方子改,吸收率能从60%提到85%!
原料预处理有讲究
加工工艺要升级
用双螺杆膨化机,调质温度提到95℃。您可别嫌费事,这么做出来的饲料颗粒:
指标 | 普通工艺 | 升级工艺 |
---|---|---|
水中稳定性 | 2小时 | 6小时 |
淀粉糊化度 | 68% | 88% |
添加剂组合拳
三、成本账本算明白
以10吨鲈鱼饲料为例:
项目 | 普通饲料 | 高吸收饲料 |
---|---|---|
原料成本 | 4.8万 | 5.2万 |
电费 | 1200元 | 1800元 |
药费 | 6000元 | 2000元 |
总产鱼量 | 4.76万斤 | 5.88万斤 |
净收益 | —— | 多赚2.3万 |
看清楚没?虽然每吨多花400块,但省下的药费和增产的鱼,够给工人发半年奖金!
四、养殖户必知三招鲜
看粪辨饲料
健康鱼粪呈短棍状,漂浮2小时不散。要是见着长条粪或泡沫粪,赶紧检测饲料——八成是吸收率不达标!
简易检测法
抓把饲料泡水里,好料30分钟膨胀1.5倍,差料直接碎成渣。这法子能筛掉80%的劣质料。
投喂时间表
夏天改喂"两早一晚":
个人见解
这些年眼见着养殖户从拼价格转到拼吸收率,说明大伙儿真开窍了!现在前沿技术是搞"定制化吸收方案"——通过检测鱼肠道菌群来调配饲料。上个月参观省水产所,人家给石斑鱼做的个性化饲料,料肉比杀到1.3,这技术迟早要普及!
不过提醒新手朋友,千万别信那些"包吸收"的添加剂。去年市面上流行的某吸收神剂,实际就是膨润土掺维生素,坑了不知多少养殖户。记住,提高吸收率得"三分靠料,七分在管",定时测水质、记投喂量这些笨功夫,才是真诀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