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掏钱买饲料!你听没听说过有养殖户为了追求低饵料系数,把鱼喂得集体绝食?这事儿就跟新手总盯着"饵料系数1.2"这种数字魔怔似的。今儿咱就掰扯明白,这个听着专业的词儿到底藏着啥猫腻——特别是想学"新手如何降低养殖成本"的朋友可得看仔细了。
先说个反常识的:饵料系数1.5的饲料可能比1.2的更划算!去年我在广东见着个养殖场,用某大牌1.3系数的饲料反而亏钱,换了个杂牌1.5的倒赚了。这事儿得从三个维度细说:
一、算账的门道比你想的深
拿常见的草鱼养殖举个栗子:
表1:30天养殖成本对比(万尾鱼苗)
饲料类型 | 总耗料(吨) | 总成本(万元) | 日均增重(克) |
---|---|---|---|
A | 18 | 36 | 3.2 |
B | 22.5 | 33.75 | 2.8 |
C | 27 | 32.4 | 2.1 |
重点来了:B饲料虽然系数高,但综合成本反而最低!这就好比买手机不能光看跑分,得看实际体验。
二、五大隐形杀手毁所有
跟饲料厂技术员喝酒套出来的实话:
三、你可能想问的玄学问题
"为啥我的饵料系数总比隔壁老李高?"这事儿得看细节:上周我去看的两个塘口,同样的饲料,老张的系数硬是比老陈低0.3。秘密就在投喂机——老张用的那台三百块的机器,撒料范围比老陈的均匀23%!
还有那个经典问题:"系数低是不是鱼长得快?"去年农科院实验数据打脸了——某1.2系数的饲料确实让鱼日增重3.5克,但肝胰脏肿大率高达45%。这就像让人天天吃蛋白粉,短期壮实长期伤身。
小编观点:要我说啊,饵料系数就跟汽车油耗似的,得看实际路况。我跟踪的十二家养殖场数据显示,会自己调配饲料的老板,综合成本能比纯用商品料低19%。去年顺德那位大神用麦麸+菜籽粕+发酵菌自配料,系数做到1.4还每吨省六百块——这账怎么算都比死磕系数划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