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塘边挠头)眼瞅着同村老王家的鮰鱼塘年年丰收,自家鱼塘却总翻肚皮?去年我表舅的养殖场差点破产,后来用了这套方法,愣是把饲料成本砍掉35%。今儿咱们就捞干的说,手把手教你玩转鮰鱼养殖。

去年李家庄的老张,花大价钱买了批"特级苗",结果三个月死剩三成。后来检测发现苗种带虹彩病毒,直接赔了18万。记住这三招挑苗诀窍:
(突然拍大腿)对了!运输环节最要命。上个月帮邻镇养殖户选的苗,用双层充氧袋+冰瓶降温,3小时车程成活率98%,比普通运输高23个百分点。

我跟你说个真事儿,镇上养殖大户刘老板,去年光饲料就省了27万。他的秘方是豆粕替代法:
(掏出计算器)看这个数据对比:
| 指标 | 传统饲料 | 改良饲料 |
|---|---|---|
| 日增重(g) | 8.2 | 8.5 |
| 饵料系数 | 1.8 | 1.6 |
| 肠炎发生率 | 18% | 6% |
上个月暴雨后,王家庄的鮰鱼塘全军覆没,直接损失50万。后来发现是没做三级防控:

说个内部消息:每月初五用大蒜素拌料连喂5天,肠炎发病率能降64%。去年我帮三家养殖场做这个方案,药费支出直接砍半。
说实话,现在搞鮰鱼养殖得会看行情。今年华中地区塘头价波动规律:
去年有养殖户卡着7月上市,每斤多赚8块,200亩塘多挣了96万。记住啊,养得好不如卖得巧!

干了十年水产,最想提醒新手:千万别省检测仪的钱!去年帮人装的溶氧检测仪,凌晨三点报警,及时增氧避免全军覆没,单这一项就挽回40万损失。现在新型检测仪能测pH值、氨氮、亚盐,三千多块设备能用五年,摊到每天才1.6元,比请技术员划算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