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各位鱼友,你盯着鱼缸里那群游来游去的小精灵,是不是经常抓耳挠腮——这灯科鱼到底该喂啥好?喂少了怕饿着,喂多了又怕撑死,更愁人的是市面上饲料五花八门,简直比选口红色号还难!今儿咱们就仔细聊聊这事儿,保准你看完心里跟明镜似的。
先说个大实话,灯科鱼可不是吃素的祖宗。别看它们体型迷你,嘴巴刁着呢!咱们先来盘盘它们的"菜谱":
颗粒饲料:就像咱吃压缩饼干,方便是方便,但得挑对型号。记住要选直径0.5-1毫米的细颗粒,太大容易噎着。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这玩意儿得提前泡软了喂,要不鱼吃了容易胀气1]。
活虫大餐:红虫水蚤啥的,那可是灯科鱼的心头好。不过得注意了,去年我邻居老张图便宜买了路边摊的红虫,结果整缸鱼都得了白点病。建议各位买回来先用淡盐水泡半小时,跟咱洗菜一个理儿。
冷冻食品:现在流行的冻干丰年虾真是救命神器。特别是夏天,从冰箱拿出来掰一小块,往缸里一扔,看着小鱼们抢食特解压。不过得提醒新手,这玩意儿化冻后得马上喂,放久了容易滋生细菌。
自制辅食:我试过把煮熟的菠菜叶切碎喂,效果意外的好。不过要注意必须煮到烂糊,要不然灯科鱼那小嘴根本啃不动。
千万别信什么"随便喂喂就行",这里头讲究可多了去了:
幼鱼要当月子伺候:刚孵出来的小鱼苗,得喂蛋黄水过筛。记住要用200目滤网,跟筛面粉似的滤两遍,不然残渣会坏水。每天得喂个3-4次,跟照顾新生儿差不多。
成鱼要定时定量:建议设置个喂食闹钟,上午10点下午3点各喂一次。有个诀窍——每次投食量控制在3分钟内吃完。你要是看见饲料沉底了还在,赶紧捞出来,这水坏了可比饿肚子要命。
混养得看人下菜碟:要是缸里有孔雀鱼这类吃货,建议先撒漂浮饲料,等灯科鱼吃饱了再下沉底的。我见过有人用喂食管,直接把食物送到中层水域,这招特管用。
上个月鱼友群里有个惨案——新手小王给灯科鱼喂了锦鲤饲料,结果第二天全翻肚皮了。这里头有几个血泪教训:
颗粒大小不对等于谋杀:灯科鱼喉咙就针眼大,饲料直径超1.5毫米的直接pass。教你们个检测方法——拿粒饲料放水里泡半小时,要是膨胀超过原体积1/3的坚决不能用。
活饵消毒不是走过场:见过有人拿自来水冲两下就喂,这跟没洗有啥区别?正确做法是用0.3%盐水+紫外线灯双保险,跟给手术器械消毒似的。
换饲料要像戒毒:突然换食容易让鱼绝食。正确姿势是前三天新旧饲料3:1混合,慢慢过渡。这事儿我有切身体会,去年换品牌饲料时没注意,损失了三条养了两年的宝莲灯。
说实话,刚开始养灯科鱼那会儿,我也犯过不少错误。记得第一次喂冻红虫,直接整块扔进去,结果鱼抢食太猛,有条红鼻剪刀活活撑死了。现在学聪明了,用喂食圈固定在某个区域,还能训练鱼群游动路线。
最近发现个新招——蔬菜薄片。把南瓜胡萝卜蒸熟切片烘干,既补充维生素又能磨牙。不过要注意每周最多喂两次,不然容易浑水。还有个冷门技巧,往饲料里拌点大蒜素,既能提高食欲还能防病,亲测有效。
最后说句的话:喂食这事儿吧,别整太复杂。我见过有人又是称重又是测营养比例,把养鱼搞成化学实验。其实记住三点就行——干净、适量、多样化。就像咱吃饭,天天山珍海味也扛不住,五谷杂粮最养人。你家的灯科鱼要是能保持体色鲜艳、游动活泼,那就说明喂对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