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养鱼的老铁们,你们有没有琢磨过——为啥粤佳饲料能在金鲳鱼料市场做到40%以上的占有率?去年我在湛江渔排上跟个老养殖户唠嗑,他说了句大实话:"用粤佳的料,鱼长得快还少生病,关键是饲料钱能省下两成。"今天就带大伙儿扒一扒,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到底藏着啥独门绝活。

技术出身的总经理咋带团队?
你猜怎么着?现任总经理郑钊可是从配方师一步步干上来的。这老哥2025年接手时,粤佳年产量才12万吨,现在都奔着20万吨去了。他有个"铁三角"理论特别有意思:
去年他们在广西搞了个"至尊版虾宝贝"饲料,硬是把料比压到1.2以下,养斑节虾的老板们抢着要。要我说啊,这就是把实验室搬到了塘头的好处。
金鲳鱼料凭啥能卖高价?
这里头门道可多了!2025年他们研发部整了个狠活——
→ 蛋白含量降了3%,但加了缓释氨基酸
→ 用发酵海藻粉替代10%的鱼粉
→ 抗应激因子直接做到每吨料加200克

结果你猜咋样?同样养金鲳鱼,用他们料的养殖户,药费省了四成。有个海南的老板跟我算账:虽然每吨料贵500块,但少死2000条鱼就赚回来了。
中小养殖户咋伺候?
这里头有个绝招!他们搞的"粤海村"模式,把散户拢成团:
去年行情最差的时候,跟着他们干的养殖户,每斤鱼还能多卖5毛钱。要我说啊,这就是把产业链拧成一股绳的能耐。

未来准备往哪发力?
今年开春的经销商大会上,郑钊甩出三个大招:
有个数据挺有意思:他们现在技术服务团队里,硕士博士占了三成。要没这帮技术疯子天天蹲塘口,哪来的进口料叫板?
个人观点时间:说实话,我挺佩服粤佳这帮人的。去年饲料原料涨成那样,他们愣是靠着木薯渣发酵技术,帮养殖户把成本压下来15%。现在搞的这个"创富行"活动,明摆着是要带着散户打集团战。要我说啊,未来五年水产饲料这碗饭,还得是这种既懂技术又会玩模式的企业吃得开!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