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饲料为什么比畜禽饲料更容易发霉? 广东湛江某养殖场去年因饲料霉变损失了12万尾对虾,检测发现霉变饲料的黄曲霉毒素B1超标47倍。水产饲料含水量普遍在12%-14%之间,比畜禽饲料高3-5个百分点,这个细微差距让霉菌有了可乘之机。

水产饲料的原料构成暗藏风险:
• 鱼粉含量超过30%的饲料,在28℃环境下存放7天就会产生霉斑
• 膨化工艺残留的0.8%-1.2%水分,成为霉菌滋生的温床
2025年农业部抽检数据显示,28%的虾蟹饲料样品霉菌总数超过国标限值。特别要注意的是,相对湿度70%的仓库环境,霉菌繁殖速度是干燥环境的13倍。
从饲料厂到养殖场的链条中,有三个高危环节:

物理防控
• 配置除湿机保持仓库湿度≤65%
• 使用紫外线灯每周三次照射料仓
化学防控
• 双乙酸钠(0.3%添加量)防霉效果最佳
• 每月用过氧乙酸熏蒸仓库空间
生物防控
• 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抑制霉菌
• 定期翻动饲料垛释放积热
当发现局部霉变时:
① 立即隔离污染饲料,用塑料布密封
② 按1:200比例配制过碳酸钠溶液喷洒
③ 晴天时摊开暴晒4小时以上
但要注意:霉变面积超过30%的饲料必须焚烧处理。广西大学最新研究表明,经抢救处理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后,肝脏损伤指数仍比正常饲料高28%。
#水产养殖技术讨论#
你在饲料储存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突发状况?欢迎留言描述具体情况,获赞超50的读者可私信领取《水产饲料防霉操作手册》电子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