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王去年用国产鱼粉喂南美白对虾,结果三成虾苗得了肠炎——这事儿在养殖圈炸了锅。国产鱼粉做水产饲料到底行不行?农业农村部2025年数据显示,国产鱼粉市场份额已占41%,但质量投诉率却是进口货的2.3倍。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这里头的门道。

►先说个反常识现象:某检测机构发现,国产鱼粉粗蛋白含量标称65%,实测却只有58%,但氨基酸平衡性反而比某些进口鱼粉高12%。这事儿得从原料说起,国产鱼粉多用近海杂鱼,进口货则偏好鳀鱼等单一鱼种。
新手最头疼的问题,你肯定遇到过至少一个:
1. 原料鱼汛期影响
渤海湾春汛期鱼粉盐分含量直降30%(某厂去年5月批次盐分仅2.1%)
2. 干燥工艺差异
蒸汽干燥比直火干燥的鱼粉胃蛋白酶消化率高18%,但成本贵400元/吨
3. 储运条件失控
夏季海运集装箱温度超50℃,鱼粉酸价三天飙升3倍(国标限值≤120mgKOH/g)

浙江张姐的教训:她贪便宜买的国产鱼粉,检测发现挥发性盐基氮超标2.8倍。后来改用山东某大厂产品,虾苗成活率从71%提到89%,但每吨料成本多花550元。
| 指标 | 国产鱼粉均值 | 进口鱼粉均值 | 安全阈值 |
|---|---|---|---|
| 粗蛋白 | 62% | 67% | ≥60% |
| 组胺 | 680ppm | 350ppm | ≤1000ppm |
| 沙门氏菌 | 8%阳性率 | 2%阳性率 | 不得检出 |
| 灰分 | 16% | 12% | ≤18% |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报告)
广东陈哥的实战经验值得抄作业:

他按这套方法筛选鱼粉,虽然人工成本增加120元/吨,但饲料系数从1.8降到1.6,相当于每养一茬虾省下3400元饲料钱。
参加完水产展,发现几个新动向:
十二年水产饲料研发经验,看过太多"便宜货变贵货"的案例。去年帮江苏养殖场调整配方,用80%国产鱼粉+20%发酵豆粕替代进口鱼粉,成本降了23%,产量却持平——关键在活用检测数据扬长避短。记住,没有绝对的好原料,只有会不会用的养殖户。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