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白便暴增?三招处理方案降损80%

作者:养殖智慧库 时间:2025-11-11 阅读:127

广东湛江陈老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塘去年突发危机:养殖45天的虾群出现大量白色粪便,7天内摄食量下降60%,直接损失超12万元。这种被称为"白便综合征"的难题到底如何破解?本文通过真实案例+数据对比,为您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虾塘白便暴增?三招处理方案降损80%

致病元凶:三种病原体需警惕

​广西某高位池案例​​(数据来源:2025年《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手册》)
通过PCR检测发现:

  • ​肝肠胞虫阳性率​​:78%
  • ​副溶血弧菌含量​​:1.2×10⁶ CFU/g
  • ​蓝藻毒素浓度​​:8.7μg/L

​特征对比​

虾塘白便暴增?三招处理方案降损80%
病原类型白便形态水体指标异常
肝肠胞虫细短棉絮状pH值>8.6
弧菌感染长条胶冻状氨氮>0.8mg/L
藻毒素散碎泡沫状溶氧<3mg/L

现场处置:五步急救法

​江苏如东某案例处置流程​

  1. ​停料控量​​:减料50%持续3天
  2. ​水体消毒​​:过硫酸氢钾(1.5ppm)全池泼洒
  3. ​底质改良​​:高铁酸盐(0.8ppm)氧化池底
  4. ​内服药物​​:
    ✔ 氟苯尼考(10mg/kg)
    ✔ 三黄粉(5g/kg)
    ✔ 多维(3g/kg)
  5. ​菌相调节​​:EM菌(2ppm)隔日泼洒

​处置效果追踪​

处置天数白便减少率摄食恢复率
345%28%
782%65%
1096%89%

预防体系:三个关键控制点

​浙江台州某场防控方案​
​饲料管理​​:

虾塘白便暴增?三招处理方案降损80%
  • 添加胆汁酸(1.5‰)提高脂肪消化率
  • 每10天停料1天减轻肝胰脏负担
  • 使用发酵饲料(占比30%)

​水质监控​​:
✅ 每日检测pH值(控制在7.8-8.3)
✅ 每周测定弧菌含量(绿菌<1000CFU/ml)
✅ 每15天氧化底质(ORP>150mV)

​生物防控​​:
→ 混养罗非鱼(200尾/亩)控制藻类
→ 定期投放蛭弧菌(1ppm)抑菌
→ 种植水生空心菜(覆盖率15%)


实战问答:新手必知三件事

​Q:发现白便后首要做什么?​
A:立即执行"三查":

虾塘白便暴增?三招处理方案降损80%
  1. 查料台残饵量(>5%需减料)
  2. 查肝胰脏颜色(正常为黄褐色)
  3. 查水体透明度(>40cm需警惕)

​Q:药物治疗要注意什么?​
A:牢记三个"不":
→ 不混用抗生素与益生菌(间隔4小时)
→ 不晴天上午用药(避免藻类应激)
→ 不超剂量使用(按虾体重精确计算)


冷知识补给站

◆ ​​白便​​:虾类肠道脱落上皮细胞、病原体及未消化饲料的混合物
◆ ​​肝肠胞虫​​:专性细胞内寄生虫,主要破坏对虾肝胰脏功能
◆ ​​ORP值​​:氧化还原电位,反映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现在您该明白虾塘有太多白便怎么处理了。就像福建漳州林老板的经验:"提前防控比事后补救更重要。"他的虾塘通过​​定期检测+生物防控+科学投喂​​,连续3茬养殖未出现白便问题。记住这个公式:​​预防投入÷治疗成本=养殖效益​​。下次清塘时,不妨先测底泥弧菌含量,再调整饲料配方,这些细节藏着成功的密码。(参考:《水产动物疾病学》第二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shuichan/90755.html

标签: 处理,方案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