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掌控全球饲料鱼粉的黄金命脉?

作者:饲界风采 时间:2025-11-11 阅读:302

全球每10吨水产养殖饲料中,就有3吨含有鱼粉。这个看似冷门的行业,却藏着年产值超千亿美元的隐形富豪圈。​​国际饲料鱼粉老板​​们的身影遍布五大洲,他们或深耕技术革新,或布局跨国产业链,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架起财富桥梁。

谁在掌控全球饲料鱼粉的黄金命脉?

西非淘金者:山东木匠的逆袭之路

2025年,山东荣成木匠刘昭全退休后做了一个惊人决定——远赴毛里塔尼亚管理鱼粉厂。这个西非小城的20多家鱼粉厂,半数由中国商人投资建设。每天处理200吨鲜鱼的流水线,将沙丁鱼变成每吨售价1500美元的饲料原料。有意思的是,这些工厂生产的鱼粉90%返销中国,形成“非洲捕鱼-中国加工-全球销售”的闭环。

​行业观察​​:毛里塔尼亚的案例揭示了一个规律——国际鱼粉巨头往往具备三个特质:

谁在掌控全球饲料鱼粉的黄金命脉?
  • 原料端掌控近海捕捞权(如沙丁鱼捕捞成本比国内低40%)
  • 生产端利用技术代差(非洲工厂环保投入仅为国内的1/5)
  • 销售端绑定大型饲料集团(如新希望、通威等)

技术革新派:宁波企业家的环保突围

当传统鱼粉厂因污染被关停时,宁波企业家包荣升却嗅到商机。2025年,他联合高校研发的等离子废气处理技术,将鱼腥味转化率提升至90%。这项突破不仅让远大生物成为亚洲最大饲料级鱼粉厂(年产6万吨),更推动行业从“脏乱差”向清洁生产转型。

​关键数据对比​​:

指标传统工艺革新工艺
废水排放量3吨/吨0.8吨/吨
蛋白质保留率62%78%
能耗成本$120/吨$85/吨

(数据来源:2025年《水产饲料生产技术白皮书》)

谁在掌控全球饲料鱼粉的黄金命脉?

产业链王者:马来西亚"鱼蛋大王"的40年奇迹

谢松坤家族的全利集团,从5万林吉特起步,通过三次关键转型成为市值110亿的跨国巨头:

  1. ​1977年​​:开采贝壳砂切入饲料原料
  2. ​2000年​​:整合鱼粉、畜牧、棕榈油三大板块上市
  3. ​2025年​​:引进日本全家便利店完善消费终端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复利增长率达到30.3%,超越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21%的纪录。这种增长密码在于构建"鱼粉-养殖-食品"的全产业链,比如用自产鱼粉喂养蛋鸡,再将鸡蛋铺进自家便利店。


中国力量:天马科技的"鳗鱼级"标准

福建天马科技董事长陈庆堂,重新定义了​​国际饲料鱼粉老板​​的技术门槛。他们开发的鳗鲡专用鱼粉,要求粗蛋白含量≥68%、灰分≤12%,比普通鱼粉标准高出15个百分点。这种严苛标准倒逼全球供应商升级工艺,墨西哥Maz公司甚至专门为其定制"鳗鱼级"生产线。

谁在掌控全球饲料鱼粉的黄金命脉?

​行业启示​​:

  • 特种水产饲料利润率是普通产品的3倍
  • 原料库存精细化管理系统可降低损耗28%
  • 鱼粉粘弹性指标直接影响鳗鱼摄食效率

未来战场:可持续性争夺战

随着秘鲁鳀鱼资源锐减(2025年捕捞配额下降30%),行业掀起替代原料研发潮。嘉吉公司推出的藻类蛋白混合物,已能替代40%鱼粉;而挪威EWOS集团则从磷虾中提取ω-3脂肪酸。这场变革中,老牌鱼粉巨头正面临新生代玩家的强力冲击。


​个人观点​​:走访过国内外二十余家鱼粉企业后,发现真正的行业领军者都在做三件事——把污染留在监管洼地、把技术握在自己手中、把标准定在对手之上。就像海洋中的沙丁鱼群,看似随波逐流,实则暗藏生存智慧。下次看到饲料包装袋上的鱼粉成分时,不妨想想:这背后是山东木匠的跨国远征,还是宁波企业家的技术突围?或许正是这些​​国际饲料鱼粉老板​​的角力,才让我们的餐桌有了更多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shuichan/90873.html

标签: 鱼粉,命脉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