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老张最近遇到件怪事:同样配方的饲料,换购新批次的硫酸铜后,猪群粪便发黑率从15%飙升到40%。这让我意识到——饲料中铜源的选择远比想象中复杂。今天就带大家弄明白,猪饲料里到底该用哪种铜?

你可能不知道——铜不仅是必需微量元素,更是天然促生长剂。合格铜添加剂能使日增重提高12-18%,特别是对30公斤以下的保育猪效果显著。
三大核心功能:

2025年《动物营养学报》研究显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mg/kg铜,可使断奶仔猪腹泻率降低23%。但铜源选择不当会导致效果打折,甚至引发中毒风险。
我们在广东某万头猪场做了60天对比试验:
| 指标 | 硫酸铜组 | 碱式氯化铜组 | 氨基酸螯合铜组 |
|---|---|---|---|
| 日增重(g) | 712 | 735↑3.2% | 698↓2.0% |
| 料肉比 | 2.41 | 2.36 | 2.44 |
| 粪便铜残留 | 48mg/kg | 32mg/kg↓33% | 39mg/kg |
| 吨成本(元) | 580 | 620 | 1050↑77% |
试验证明:碱式氯化铜在吸收率和环保性上表现最佳,但硫酸铜仍具性价比优势。而价格昂贵的螯合铜并未显现预期效果,这可能与加工工艺有关。

河北某饲料厂去年因使用劣质铜源,导致2000头育肥猪出现溶血性贫血,直接损失超80万元。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切勿贪图便宜采购非标产品。
最近在江苏考察发现,部分企业开始试用纳米氧化铜。这种直径20-50nm的颗粒具有缓释特性,在保证生物利用率的前提下,能使铜排放量减少41%。虽然目前成本是传统铜源的3倍,但随着制备工艺进步,未来可能成为主流选择。
个人建议中小养殖户现阶段仍以碱式氯化铜为首选——其稳定性比硫酸铜高4倍,雨季不易结块。特别是自配料的养殖场,每月应检测一次预混料均匀度,铜含量波动不应超过标示值的15%。

#养殖技术讨论# 你在铜源使用中遇到过哪些问题?欢迎分享实际案例,点赞过50将抽取3位赠送《微量元素配伍手册》电子版。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