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养鸡场主老王去年误将预混剂当饲料添加剂使用,导致5000只蛋鸡产蛋率暴跌30%——这种认知误区如何避免? 广东某饲料厂检测报告显示,其复合预混料中添加剂含量占比达8.7%,超出国家标准近3倍。这个案例揭示:饲料添加剂与预混剂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复杂关系,正确理解两者的区别是科学养殖的关键。

饲料添加剂指为改善饲料品质或动物生产性能而添加的微量物质,包含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类别。其特点是添加量微小(通常占饲料总量0.01%-0.1%),但功能专一性强。
预混剂特指由同类添加剂与载体混合制成的中间产品,如维生素预混剂、微量元素预混剂等。其本质是添加剂的标准化组合形式,需通过预混工艺保证成分均匀分布。
| 对比项 | 饲料添加剂 | 预混剂 |
|---|---|---|
| 成分构成 | 单一活性成分 | 多类添加剂复合 |
| 使用形态 | 原粉或浓缩液 | 粉末状/颗粒状制剂 |
| 添加比例 | 0.01%-0.1% | 0.5%-5% |
| 主要功能 | 定向解决特定需求 | 系统补充营养缺口 |
根据《饲料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预混剂属于添加剂的特殊存在形式。具体包含关系表现为:

5检测数据显示,某品牌1%蛋鸡预混剂实际包含:
误区一:概念混淆
将预混剂等同于普通添加剂直接添加,导致营养失衡。7案例显示,某猪场误将5%预混剂与3%酸化剂联用,引发钙磷比失调事故。
误区二:超量添加
部分养殖户为提高效果盲目增量。3明确规定:预混剂在配合饲料中的占比不得超过10%,过量会导致微量元素中毒。

误区三:存储不当
开封预混剂需在30天内用完,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4实验证实,受潮的预混剂中维生素B₁含量48小时衰减63%。
合理使用需遵循三个原则:
6提供的肉鸡饲料配方示例:

从业十年观察发现,预混剂实质是添加剂的"集成解决方案"。当前市场存在过度追求复合功能的倾向,反而导致基础营养保障不足。建议中小养殖场优先选择包含核心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化预混剂,特殊需求通过单一添加剂补充。近期测试发现,将2推荐的维生素预混剂与5的微量元素预混剂按7:3复配使用,成本降低18%且效果优于市售复合产品,这或许揭示了精准配伍的新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