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花大价钱买了进口饲料添加剂,结果猪吃了反而拉肚子?去年山东潍坊就有个养殖户,因为用了三无添加剂导致500头育肥猪集体中毒,直接损失八十多万!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新手小白怎么避开这些坑。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根据山东省最新发布的饲料管理办法,饲料添加剂必须通过五大质量关卡才能上市。可市面上仍有30%的添加剂存在标签造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咱们普通养殖户要是不会看门道,分分钟掉进坑里!
安全性是饲料添加剂的命根子。按照山东规定,合格产品必须做到: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德州某厂家偷偷用未备案的霉菌做发酵饲料,结果鸡蛋黄曲霉毒素超标十倍,三家养鸡场直接关停。现在山东要求每批饲料必须留样观察半年,就跟给饲料办了个"健康档案"似的。
可能有人会问:"添加剂要是不见效,我买它干啥?"国家规范明确要求:
重点来了:现在测有效性不是光看动物长膘,还要做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就像把饲料泡在人工胃液里,看能释放多少营养。
去年济南查获的假添加剂案里,有款产品标签印着"进口核心原料",结果检测发现就是普通石粉。现在山东明文规定:
记住这个窍门:正规产品标签必定有"饲添字XXXX"的批准文号,就跟药品的"国药准字"一个性质。要是看到2025年前的文号,赶紧绕道——有效期早过了!
上个月我参观潍坊某大厂的生产线,好家伙,那阵仗比医院手术室还讲究:
按新规,饲料厂必须做到:
别以为买到合格添加剂就万事大吉!去年修订的规范明确:
举个真实教训:青岛某养殖场把仔猪用量用在育肥猪上,结果猪肝锌含量超标被退货,直接亏了二十多万。
说实在的,选饲料添加剂就跟相亲似的——不能光看广告吹得天花乱坠,得实实在在查"体检报告"。现在市面上很多产品把"微量元素"当卖点,殊不知根据新规,这类添加剂早就不需要批准文号了,但普通添加剂必须有"饲添字"编号。下次采购记得带个放大镜,重点盯这三处:生产日期、批准文号、检测报告。就像去年认识的养殖户老李说的:"我现在每买一批添加剂都要上网查备案,比查对象手机还仔细!"要我说啊,宁可多花半小时验货,也别贪便宜吃大亏。毕竟咱们喂的是活蹦乱跳的牲口,更是千家万户的饭碗,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