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牛老板们,你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魔幻现实——每天往牛槽里倒的饲料钱比牛长肉赚的还多?我上周在山东遇到个养殖户老李,他给我算了个账:牛每天吃掉22块钱饲料,却只长1斤1两肉,这买卖亏得裤衩都不剩!今儿咱们就掰扯明白,这生物饲料添加剂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智商税?
老李家去年用的传统配方,数据看得人肝疼:
更绝的是,牛把玉米秆啃得嘎嘣响,结果40%的营养直接变粪球!这哪是养牛啊,分明是给饲料厂当免费搬运工。
对比实验惊掉下巴:
指标 | 传统饲料 | 添加生物制剂 |
---|---|---|
日均增重 | 1.2kg | 1.6kg↑ |
料肉比 | 6.5:1 | 5:1↓ |
出栏周期 | 16个月 | 14个月↓ |
在内蒙古通辽万头牛场见识了神操作:20公斤褐色粉末拌进饲料,牛群肉眼可见地圆润起来。技术员老张揭开谜底:
三大核心成分:
实测数据:
➊ 玉米秸秆利用率从55%飙到82%
➋ 豆粕用量减少25%,吸收率反升22%
➌ 牛群腹泻率下降68%,兽药钱省55%
Q1:这玩意儿吃多了会不会出事?
去年市监局抽检32款产品,5款查出禁药。教您绝招——让厂家出示菌种身份证(比如DSM 3302这种国际编码)
Q2:说省30%成本钱从哪抠?
河北邢台案例:
Q3:买回来该咋用?直接撒?
黄金比例记死:1吨饲料兑20公斤添加剂!必须用搅拌机混合,手工拌料就像撒盐——有的齁死有的淡出鸟
Q4:多久能见效?
第三天看牛粪:从稀汤变粪球说明起效!15天不增重超1.3kg,立马找厂家扯皮
Q5:300和1000的货有啥区别?
主要差在活菌数。100亿CFU/g是底线!去年河北查获的假货,标着200亿实测才3.2亿...
河南老王的血泪史:贪便宜买180块/袋的添加剂,结果牛越吃越瘦。检测发现菌种活性还不如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包!
避坑口诀:
干这行见得多了,说点的话:
① 选菌种像挑女婿
必须查三代(国际菌株编号),比如ATCC 6051这种有头有脸的
② 温度适配是命门
北方认准耐寒菌种,南方锁定防潮配方
③ 要数据不要故事
让厂家提供方圆300公里的养殖案例,别信拿东北数据忽悠南方人的
最近发现个野路子:把添加剂拌进40℃温水,2小时后测pH值。真货会从7.0降到5.5左右,假货压根没动静!
山西老王头去年开始用某品牌添加剂,现在他家牛见着饲料跟饿死鬼投胎似的。虽然饲料量多了,但提前42天出栏多赚3.8万!火锅店老板抢着要他家牛肉——涮三小时都不散架,每斤多卖2块钱!
要我说啊,生物饲料添加剂不是神仙药,但确实是当下最实在的养殖利器。那些天天喊亏钱的,多半是守着老法子不肯挪窝。与其等着被市场淘汰,不如花点小钱试试新路子。再说了,最差能差到哪儿去?总比现在每天往饲料里白扔钱强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