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饲料原料 添加剂 >
土霉素添加剂起什么作用 饲料添加剂有什么用

作者:饲料探秘 时间:2025-07-16 阅读:249

关于"土霉素添加剂起什么作用"的问题,很多人都想要知道答案。别着急,在下面的文章中,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饲料添加剂有什么用

摘要: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必然使用的原料,对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接下来,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饲料添加剂的用途。【饲料添加剂的作用】饲料添加剂的用途饲料添加剂有什么用?

饲料中因为缺乏某些微量营养物质,特别是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畜禽易发生营养缺乏症与营养代谢障碍,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在饲料中使用添加剂,可完善饲粮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充分发挥畜禽的生产潜能,提高畜禽生产率。

饲料风味剂的应用,对提高饲料适口性、促进畜禽采食有积极的意义。许多国家都用酯类、醚类、脂肪酸类和芳香族醇类等化学物质生产饲用香味剂,广泛应用于仔猪的人工乳和犊牛代用乳。饲料调味剂的使用不仅可提高饲料适口性,还可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

美国有近2/3的饲料厂在生产颗粒饲料时,使用各种形式的粘结剂,以减少粉尘、改善饲料加工性能、提高饲料生产能力。饲料中含有的许多营养成分,如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极易氧化失效或变质。几乎所有饲料工业发达的国家均在配合饲料生产中使用抗氧化剂、防霉剂,以减少饲料加工、贮存中的养分损失。试验表明,用抗氧化剂处理的草粉,存放6个月后与未加抗氧化剂的草粉相比,其胡萝卜素的损失量减少25%~50%。饲料中使用防霉剂、抗氧化剂等饲料保藏剂,可防止饲料养分的损失,避免浪费。

土霉素添加剂起什么作用 饲料添加剂有什么用
(来源网络,侵删)

促生长剂有防病保健、促进畜禽生长的功效。其使用量在近几十年中增长迅速,对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除抗生素、合成抗菌剂外,许多新型促生长剂,如益生素、寡糖、有机盐等已在畜禽生产中得到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通过饲料添加剂途径,可改善畜产品的外观色泽与内在品质,延长畜产品的货架寿命与销售价格。

配合饲料由多种饲料原料配制而成,使用添加剂后可利用某些尚未利用或未充分利用的饲料资源,生产出营养价值完善的饲粮,从而可扩大利用那些在单一状态无法利用或限量使用的饲料资源,降低配合饲料成本。尤其是某些饲料原料含有抗营养因子,单一使用不利于畜禽健康,进而有可能危及环境或人的健康,但由于配套使用了相应的添加剂,就可使这类饲料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获取较高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现代畜牧生产中的每个环节几乎都渗透着添加剂的作用。

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在畜禽生产中往往不是仅使用单一添加剂,而常常是同时使用几种添加剂或复合性添加剂, 在畜禽生产中使用饲料添加剂产生的效益常常是多样性或综合性的。

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的完整,促进结缔组织中粘多糖的合成,维持细胞膜和细胞器(线粒体、溶酶体等)膜结构的完整及正常通透性,以及维持正常的视觉。

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调节钙、磷代谢,特别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调节肾脏对钙、磷的排泄;控制骨骼中钙与磷的贮存和血液中钙、磷的浓度等。维生素D过多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

维生素E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作为动物体内的抗氧化剂,阻止细胞内、外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易氧化物的氧比,保护富于脂质的生物膜的完整,从而防止肝组织坏死和肌肉受损,维持红细胞的稳定性和毛细血管的完整性等。

维生素K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和凝血因子Ⅶ、ⅨⅩ,并起激活作用,参与凝血过程。动物缺乏维生素K可导致内出血,外伤凝血时间延长或流血不止。除凝血作用外,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和肽参与钙代谢。

又名抗神经炎维生素,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维持神经组织和心肌的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维持肠胃的正常蠕动和胃液分泌以及消比道脂肪的吸收和发酵的正常功能。

核黄素是许多氧化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能量和蛋白质代谢。动物缺乏核黄引起体代谢紊乱。动物对核黄素的需要与日粮组成和环境温度有关,日粮营养浓度高,环境温度低,种禽和妊娠动物的需要量较高。

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辅酶A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泛酸在脂肪的合成和分解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皮肤和粘膜的正常功能、毛皮的色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很大的关系。

烟酸和烟酰胺总称为维生素PP或抗癞皮病维生素,是较稳定的维生素之一,它们有同样的生理功能。烟酸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烟酰胺,烟酰胺是辅酶Ⅰ、辅酶Ⅱ的组成部分。在维持皮肤和消化器官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B6是吡哆醇、吡多醛、吡哆胺的总称,它们在动物体内有相同的生物学作用。含有它的酶参与几乎所有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此外对脂肪、糖、无机盐的代谢也很重要。

胆碱在构成细胞结构和维持细胞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参与脂肪谢,以乙酰胆碱形式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胆碱是一种甲基供体。研究表明,在高胱氨酸存在或含有无机硫酸盐条件下,添加胆碱可节省蛋氨酸。

又名维生素H。是动物体内许多羧化酶和羧基转移酶系的辅酶,参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代谢,是动物皮肤、被毛、肉趾、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和健康的维持不可缺少的。

它是以四氢叶酸的形式在动物体内参与物质代谢的。通过对一碳基团的传递参与嘌吟、嘧啶的合成以及氨基酸的代谢,从而影响核酸的合成和蛋白质的代谢,对正常血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维生素B12参与体内一碳基团的代谢,是传递甲基的辅酶,它与叶酸的作用相互联系,影响体内生物合成所需的活性甲基的形成和其他一碳基团的代谢。因此参与许多代谢过程。

参与细胞间质的生成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和粘多糖等细胞间质时所必需的物质。具有解毒作用,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中氢的转移。参与体内其他代谢,有抗氧化作用,也具有抗感染和抗各种应激的能力。

肌醇即六羟基环己烷,是活组织中的结构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组织中。肌醇有亲脂性,与胆碱一同起着维持正常的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的作用。自然状态下陆生动物一般不会缺乏。水生动物易感缺乏。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成分,作为氧的载体,保证体组织内氧的正常输送;参与体内复杂的氧化还原过程。铁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高等动物体液和组织内的运铁蛋白、乳铁蛋白有抗菌作用。

铜参与血红蛋白及许多氧化还原酶的合成和激活,铜成铁的利用有关,造血时,红细胞的形成必须在铜蓝蛋白的参与下才能进行,所以缺铜也引起贫血,骨骼发育受影响,骨质疏松,长骨易碎。

锌通过酶和激素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全物和脂类代谢,参与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还与毛的生长,皮肤的健康,创伤的愈合,繁殖机能,骨骼发育,味觉和食欲等有关。

锰能激活许多酶,通过这些酶,锰参与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脂类、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结构,造血、神经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作用包括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的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保证正常的精神状态、身体形态及新陈代谢等。

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维生素B12参与机体造血。钴还与蛋白质、脂肪代谢有关。单胃动物必须以维生素B12的形式提供;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钴合成维生素B12,为动物所利用。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此酶可分解细胞内过氧化物,防止对细胞膜脂的氧化破坏反应,保护生物膜免遭损害。硒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二者在这一生理功能上有协同作用。

钼是黄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和植物亚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内电子转运链和瘤胃微生物代谢。适量的钼能促进反刍动物生长,提高泌乳牛的早期泌乳量。钼和铜有着明显的拮抗,但在特定情况下二者又有协同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是以有毒元素对氟进行研究的,直到70年代初才确定为动物所必需的元素。氟是哺乳动物骨骼和牙齿的结构成分。微量的氟是牙齿、骨骼生长、保健所必需的。

目前作为蛋氨酸添加剂的产品主要有DL-蛋氨酸和DL-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及其钙盐(MHACa)。 蛋氨酸制剂还有蛋氨酸金属络合物和用于反刍动物的保护性蛋氨酸制剂。

饲料中添加的赖氨酸有两种,即L-赖氨酸和DL-赖氨酸。因动物只能利用L-赖氨酸,故主要为L-赖氨酸产品,DL-赖氨酸产品应标明L-赖氨酸含量保证值。饲用级赖氨酸通常是纯度为98.5%以上的L-赖氨酸盐酸盐。

色氨酸通常是第三或第四限制氨基酸,在猪的玉米-豆饼型饲料中还可能是第二限制氨基酸。从营养角度看是很重要的一种必需的氨基酸,在普遍添加了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日粮中,色氨酸添加更显重要。

近些年欧美有些国家已在饲料中添加苏氨酸。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是由发酵生产的L-苏氨酸。 部分来自由蛋白质水解物分离的L-苏氨酸。L-苏氨酸为无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有极弱的特异性气味。

谷氨酸属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钠属鲜味剂,有很好的调味作用,而且有增香作用。多用于食品调味,目前已添加于饲料。用于饲料添加剂每年约200~300t。在饲料中作为调味剂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这两种氨基酸都可用合成法制得,在其他工业领域里广泛应用,在饲料中用量不大。甘氨酸是禽类必需氨基酸,可做鸡伺料添加剂。丙氨酸在某些国家已被指定为饲料添加剂,但不用于畜禽,主要用于水产饲料作为引诱物质使用。

带有香味的化学物质主要是些酯类、酮类、醚类、脂肪酸类、脂肪族高级醇类、醛类、烃类、萜烯烃类、醚酚类、苯酚类、芳香族醇类、芳香族醛类、硫醇类以及内酯等具挥发性物质。

甜味剂可用各种动物爱吃的甜味物质或其代用品。主要应用于幼畜人工乳、补乳料、开食料,雏鸡饮水或饲料,青年奶牛饲料中、以增进采食。最近酸味剂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主要是一些有机酸。

酸化剂是近些年来研究开发,主要用于幼畜日粮以调整消化道内环境的一类添加剂。即指为补充幼畜胃液分泌不足,降低胃内pH值而添加于饲料中的一类物质。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及其盐类。

反刍动物瘤胃内pH值维持在6.2~6.8条件下,瘤胃内的饲料消化和微生物蛋白等的合成处于最佳状态。日粮中添加缓冲剂可避免瘤胃pH值的下降,维持正常瘤胃pH值环境,增加于物质采食量,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

(一)异位酸(1soacids)(二)乙酸钠(一)异位酸(1soacids)(二)乙酸钠(一)异位酸(1soacids)(二)乙酸钠(一)异位酸(1soacids)(二)乙酸钠(一)异位酸(1soacids)(二)乙酸钠镇静剂

镇静剂又称作运动抑制剂,其作用是抑制动物的中枢神经,使动物处于安静,睡眠或半睡眠状态。由于活动量减少,能量的消耗降至最小程度,以达到催肥,节约饲料的目的。未知生长因子制剂

在微生物发酵物和某些动物、植物组织中,存在着能促进动物生长的物质,由于目前还不为人们所认识,故被称为未知生长因子(UnidentifiedGrowthFactors,UGF)。

腐植酸为一种天然有机弱酸经特殊处理而得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其分子的特殊结构,具有亲水性、离子结合性和交换性,可活化细胞。对畜禽和养殖鱼虾具有提高抗病力,促进生长的作用,净化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由猪乳和血液中分离而得的了一球蛋白制剂,已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哺乳仔猪代乳料或补充料中,具有提高哺乳仔猪的抗病能力,预防下痢,降低死亡率,促进生长的作用。

乌索脱氧胆酸为一种胆汁酸,具有乳化脂类,帮助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作用。其制剂添加于水产饵料中,可促进脂肪的消化,防止脂肪酸化,防止应激情况下营养代谢异常而导致的肝功能障碍,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生长。

属四环素类抗生素,我国农业部批准生产的促生长饲料加剂为土霉素钙盐。土霉素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抗生素,它的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均有效。杆菌肽锌

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革兰阳性菌十分有效,对部他革兰阴性菌、螺旋菌、放线菌也有效。它高效低毒,几乎不产生抗药性。由于分子大,一般不被动物消化吸收,不会在体内造成残留,使用安全。

维吉尼霉素在我国目前尚未生产,已批准进口美国产品。它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添加量为1×10-5~2×10-5。

北里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残留量低,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促生长抗生素。我国目前尚未能生产饲料用北里霉素,已批准进口日本产品。用于促生长,用于治病保健。

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的是泰乐菌素的磷酸盐,效价与泰乐菌素同。我国目前尚未生产,泰乐菌素的抗菌谱广,毒性小,安全稳定。添加量:禽(8周以内)4×10-6~5×10-5,宰前5天停药。

弥补动物消化道内有益菌系的缺乏,竞争性排斥病原微生物;改变消化道内代谢产物,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产生酶类等促生长物质;产生抗体,提高噬菌活性作用,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提高低抗力。

主要用于幼龄动物,以弥补消化酶分泌的不足,提高养分的消化率;用于成年动物,是为了提高消化功能和弥补因应激等原因消化酶分泌的减少。常用酶制剂主要有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和果胶酶等。

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

1、氨丙啉2、氯羟吡啶3、氯苯胍4、盐霉素钠5、莫能霉素钠6、海南霉素1、氨丙啉2、氯羟吡啶3、氯苯胍4、盐霉素钠5、莫能霉素钠6、海南霉素

1、松针叶。2、刺五加。3、胡枝子。4、杨树皮。5、泡桐叶。6、钩吻。7、艾叶。8、烟叶。9、茶叶。10、马蔺叶。11、芫荽。12、韭菜。13、葱白。14、大蒜。15、益母草。16、薄荷叶。17、麦芽。

土霉素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1、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敏感菌包括肺炎球菌、链球菌、部分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棒状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布鲁氏菌、嗜血杆菌、克雷伯氏菌和鼻疽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对支原体(如猪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2、主要用于防治巴氏杆菌病、布鲁氏菌病、炭疽、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马鼻疽、马腺疫和猪支原体肺炎等。对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感染,宜同服维生素C酸化尿液。亦常用作饲料药物添加剂,除可一定程度地防治疾病外,还能改善饲料的利用效率和促进增重。

3、本品不能与碳酸氢钠同用,因可能升高胃内pH,而使四环素类的吸收减少及活性降低。

4、本品不能与钙盐、铁盐或含金属离子钙、铁、铝、铋、镁等的药物(包括中草药)同用,因可与四环素类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

5、本品与强利尿药如呋塞米等同用可是肾功能损害加重,故不能同用。

6、四环素类属快效抑菌药,可干扰青霉素类对细菌静止期的杀菌作用,宜避免同用。

7、一次量,每千克体重,猪、驹、犊、羔10~25毫克,犬15~50毫克,禽25~50毫克,一日2~3次,连用3~5日。

8、一次量,每千克体重,家畜5~10毫克,每日2次,连用2~3日。

9、(1)本品应避光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忌日光照射,忌与含氯量多的自来水和碱性溶液混合。不用金属容器盛药。

10、(2)内服时避免与乳制品和含钙、镁、铁、铝、铋等药物及含钙量较高的饲料合用。食物可阻滞四环素类吸收,宜饲前空腹服用。

11、(3)成年反刍动物、马属动物和兔不宜内服四环素类,因为易引起消化紊乱,导致减食、腹胀、下痢及维生素B族、维生素K缺乏等症状。长期应用可诱发耐药细菌和真菌的二重感染,严重者引起败血症而死亡。马有时在注射后亦可发生胃肠炎,宜慎用。

12、(4)患畜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忌用四环素类药物。

土霉素在农作物上有什么妙用

1、土霉素,又称为地霉素、氧四环素。为淡黄色的结晶性或无定型粉末,在日光下颜色变暗。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都有抑制作用。性质稳定,在室温放置数月甚至2年不会失效,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失效。在水中极微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溶解。土霉素是土壤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对人、畜低毒,对鱼类安全。单用对类菌原体(MLO)所致的病害有一定疗效,如与链霉素混用,可防治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桃、李、杏、梨、枣等多种果树细菌病害,以及由类细菌、立克次体引起的病害。

2、土霉素是兽医常用药物之一,如一次用量太大或长时间持续应用会引起中毒。若在发酵培养液中加入碳酸钙,经过滤、干燥可得到土霉素钙,常用作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其添加使用方法为,将土霉素钙均匀拌入饲料中饲喂,每1000kg饲料中的添加量仔猪为200~300g;育肥猪为300~400g;鸡、鸭为100~300g。用时将土霉素钙均匀拌入不烫手的饲料中。停药期为7天,怀孕母猪禁用。土霉素用于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引起的下痢,如犊牛白痢、羔羊痢疾、仔猪黄痢、白痢、雏鸡白痢等,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败、猪肺疫、禽霍乱等,支原体引起的牛肺炎、猪气喘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等,局部用于坏死杆菌引起的坏死、子宫脓肿、子宫内膜炎,以及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土霉素不能与丁胺卡那霉素、氨茶碱、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新生霉素、红霉素、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等药物合用。

土霉素在农业上有什么妙用

土霉素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包括对青霉素、链霉素耐药菌株)所致的各种感染,如布氏杆菌病等。 对防治羊的支原体病、放线菌病、球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有一定疗效。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畜禽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土霉素系广谱抗生素,属四环素类药,易溶于水,对预防细菌性传染病,治疗轻微呼吸道及肠道疾病有良好疗效。又因其价廉而被广泛用于养猪生产中,土霉素进入机体后,吸收快,排泄慢,达 12小时以上, 不论一次大剂量或连续超剂量用药均能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土霉素中毒主要发生在散养户或小规模养猪户中,或不能准确有效掌握用药剂量的养猪户。初生仔猪超剂量注射长效土霉素发病的典型病例如图所示。说明书是出生自主注射0.1ml,该户主所谓的加倍量,其实加了 20倍,每头仔猪注射 2ml,第 2天见猪精神萎顿,不知是土霉素中毒,以为生病,每头仔猪又注射 2毫升,结果出现中毒死亡现象。

发病仔猪都呈侧卧,反应迟钝,瞳孔扩大,身体僵硬如木马,发病猪一般体温正常,精神沉郁,步态蹒跚,呼吸快而弱。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昏迷、休克、侧卧,有的角弓反张,但不像伪狂犬那样口流涎(图 7-24、7-25)。同时,口、鼻翼以及颌下都有节律的随着呼吸扇动。个别仔猪稍受刺激,则四肢滑动,角弓反张,测量体温在 38.7~39.5°C,呼吸 94次/分钟、脉搏 126/分钟。

关于土霉素添加剂起什么作用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tianjiaji/33935.html

标签: 土霉素,添加剂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