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别人家用微生态饲料添加剂能省30%成本,自己试了三个月反而倒贴饲料钱?新手如何快速涨粉或许有套路,但这玩意儿用错了真能让你赔得底裤都不剩。上个月亲眼见养殖户老刘把刚买的菌剂倒进猪槽,结果三天后猪集体拉稀——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吗?
菌种选不对=给猪喝毒药?
这事得从去年饲料展销会说开去。当时有个展台吹嘘自家菌剂"一包顶三包",结果买回去检测发现杂菌超标20倍!重点看这三个指标:
举个血泪教训对比表:
菌剂类型 | 标称活菌数 | 实测活菌数 | 腹泻发生率 |
---|---|---|---|
三无产品 | 200亿/g | 8亿/g | 43% |
正规军产品 | 150亿/g | 112亿/g | 6% |
看懂没?那个吹牛说200亿的,实际效果连零头都不到。更坑的是杂菌作怪,治拉稀的药钱都比饲料贵。
搅拌温度差1℃=白扔钱?
这事我交过8000块学费。去年冬天往饲料里拌菌剂,想着热水化开更均匀,结果55℃水温直接把活菌烫成"菌尸汤"。必须记住的温度红线:
上个月去参观某大型猪场,人家搅拌车间挂着三个温度计,工人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场长说光是控制温度这个环节,每年就能多赚27万——因为料肉比从3.1降到了2.7。
添加时机错=给猪喂空气?
你知道给猪喂添加剂还要看黄历吗?不是开玩笑!有次早上6点喂菌剂,猪吃得欢实;中午12点喂同批饲料,猪居然拱食槽。技术员说是因为胃酸浓度昼夜变化:
更绝的是疫苗期操作:
去年有养殖户在打猪瘟疫苗当天喂菌剂,结果免疫失败赔了整栋猪舍。现在想起来都后背发凉。
小编蹲点三个月发现,真正靠菌剂赚钱的都在偷偷做这两件事:每月送检菌种活性(每次花180块),还有在饲料车间装实时温控报警器(成本2000左右)。那些抱怨"没效果"的,八成是把菌剂跟驱虫药混着喂了,或者贪便宜买临期产品。记住啊,好钢得用在刀刃上!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