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关于"饲料氨基酸添加剂市场"的分析和解答吗?不用犹豫,通过以下文章内容,您将获得更深入的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确使用氨基酸添加剂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确定需添加的氨基酸的种类
不同地区因饲料资源不同,畜禽日粮类型不同,通常的日粮类型有:以玉米—豆饼(粕)型为主的日粮,在满足猪、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情况下,蛋氨酸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优其对于家禽,常需要补充蛋氨酸。以玉米—大豆饼(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型为主的日粮,以玉米、稻谷(米)—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型为主的日粮,以玉米—棉籽饼(粕)、向日葵饼(粕)型为主的日粮,以上三种类型日粮赖氨酸常为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因此畜禽日粮需补充赖氨酸。上述各种日粮类型,在能量和蛋白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色氨酸、苏氨酸缺乏,但若蛋白质水平在正常需要量水平以下,常导致色氨酸、苏氨酸的缺乏。实际生产中,要正确确定日粮中所需添加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还需经过认真的计算。
首先应测出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然后与畜禽饲养标准对比,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确定添加量应注意:饲养标准的氨基酸需要量不完全等于添加量。饲养标准是畜禽在正常情况下所需氨基酸的最低值,但畜禽的需要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实际的添加量与规定的需要量之间有很大差异。往往实际需要量高于推荐值, 要在饲养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安全系数。
3.要考虑饲料原料中氨基酸的消化率和可利用率
因饲料原料中所含的氨基酸并不能全部被动物消化、吸收和利用。实践证明,以可消化或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为指标配制畜禽日粮,比通常用总氨基酸指标配制的饲料更有效。
使用氨基酸添加剂时应充分搅拌,并均匀地分布于全日粮中。若没有强力搅拌机的情况下,可用适量的玉米粉或麸皮等作载体,与氨基酸预混合,经搅拌均匀后再与其它配合饲料原料混匀。
应将其贮藏在避光、通风、干燥处,防止高温高湿。严格按说明书使用,不超过有效期,最好开袋后一次用完,如使用不完,应将袋口封严。
添加与否和添加多少,不仅要考虑饲养效率,而且还必需考虑经济效益。在日粮配合时,首先要采用多种饲料原料合理搭配,使不同饲料之间氨基酸产生互补作用,可提高饲养效果和降低成本。例如,对家禽来说,玉米—豆粕型日粮缺乏蛋氨酸,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加入部分玉米蛋白粉,可使豆粕和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产生互补作用,又可充分利用饲料资源,节约了豆粕,提高了日粮中蛋氨酸含量,降低了饲料成本。另外,大豆饼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菜籽饼粕等多种植物蛋白混合使用,可使氨基酸得到互补。在考虑是否应用合成氨基酸时,就要考虑饲料原料中可消化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提供每千克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的价格和合成氨基酸的价格。应用计算机或配方软件,可很快得到日粮成本最低,营养又最全面的配方。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主要指用于预防动物常见疾病、刺激生长、改善饲料报酬和增进健康、延长饲料保存时间的一类非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抗生素、抗氧化剂、防霉剂、酶制剂以及驱虫药物等。
(1)抗生素抗生素属于非营养性的保健促生长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刺激动物生长,从而提高鸭对饲料的利用率; 还能防治鸭发生疾病(肠胃道病)。最常用的有金霉素、杆菌肽,除这几种主要的抗生素外,尚有螺旋霉素、竹桃霉素、卡那霉素、佛氏霉素、泰氏菌素、黏菌素、弗吉尼亚霉素、春雷霉素等。
应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时,要注意尽量少用或不用人兽共用的抗生素,因为这些抗生物质可能通过蛋、肉产品进入人体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要交替使用抗生素,防止畜禽产生抗药性;严防投给量超过规定,屠宰前应有一定的停药期,以使蛋、肉产品中抗生素物质的残留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2)抗氧化剂饲料中的油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等)与空气接触易氧化分解,添加抗氧化剂可防止饲料成分氧化变质,保护饲料的质量。常用的有叔丁基甲苯(BHT),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乙氧基喹啉(山道喹)。 还可用柠檬酸、磷酸、维生素E(生育酚)等。
(3)防霉剂抑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用于高温潮湿季节饲料的保存。常用的防霉剂为丙酸钠、丙酸钙,添加量每吨饲料分别为1千克和2千克。
(4)驱虫剂即杀寄生虫药,高度密集饲养的鸭易患内寄生虫病,故在配合饲料中常添加杀虫药或抗球虫药,如氨丙啉等,饲料中添加量为0.0125%。停药后5天,动物组织中的药物可全部消退。
(5)着色剂在国际市场上,鸭蛋的卵黄须有较深的颜色,才有竞争能力。传统的办法是喂黄色玉米或优质青绿饲料,其中含有叶黄素能使卵黄着色。目前,国外使用的着色剂为发酵法生产的叶黄素及人工合成的胡萝卜素醇,每吨饲料需添加着色剂10~20克。
(6)调味料加入到饲料中以改善饲料适口性的添加剂叫作饲料调味剂,它可增进鸭食欲,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可分为天然、人工合成和复合三类。天然调味剂是由动植物直接提取的,如茴香油、甘草精、干乳酪粉、炒全脂大豆等;人工合成的调味剂是指合成氨基酸、脂、酸、醛、酮等。品质优良的调味剂必须保持良好的香气平衡及味觉部分。能够嗅到的气味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他易挥发物质产生的。味觉物质的作用是开胃、增进食欲、助消化等。
(7)黏结剂用于制造颗粒饲料,使颗粒坚固而不易破碎。常用的黏结剂有钠基膨润土、纸浆工业的浓液、糖蜜或脂肪。
(1)促生长添加剂:包括喹乙醇、猪快长、速育精、血多素、肝渣、畜禽乐、肥猪旺等。
(2)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铜、铁、锌、钴、锰、碘、硒、钙、磷等,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添加后生猪日增重一般可提高10%~20%,降低饲料成本8%~10%。
(3)维生素添加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D3、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以及多种维生素、胆碱、肉猪预混料添加剂、维他胖、泰德维他-80、法国肥、保健素、强壮素等,可根据猪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地选择使用。
(4)氨基酸添加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以及生宝、禽畜宝、饲料酵母、羽毛粉、蚯蚓粉、饲喂乐等。目前使用最多的有赖氨酸和蛋氨酸等添加剂,在日粮中加入0.2%的赖氨酸喂猪,日增重可以提高10%左右。
(5)抗生素添加剂:包括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盐霉素、四环素、杆菌素、林可霉素、康泰饲料添加剂及猪宝、保生素等。
(6)驱虫保健饲料添加剂:包括安宝球净、克球粉、喂宝-34等。
(7)防霉添加剂或饲料保存剂:由于米糠、鱼粉等精饲料含油脂率高,存放时间久易氧化变质,添加乙氧喹啉等,可防止饲料氧化,添加丙酸、丙酸钠等可防止饲料霉变。
(8)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大蒜、艾粉、松针粉、芒硝、党参叶、麦饭石、野山楂、橘皮粉、刺五加、苍术、益母草等。
(9)缓冲饲料添加剂: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磷酸钙等。
(10)饲料调味性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食用氯化钠、枸橼酸、乳糖、麦芽糖、甘草等。
(11)激素类添加剂:包括生乳灵、助长素、育肥灵等。
(12)着色吸附添加剂:主要有味黄素(如红辣椒、黄玉米面粉等)。
(13)酸化剂添加剂:包括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乙酸、盐酸、磷酸及复合酸化剂等,在生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可显著提高猪日增重,降低饲养成本。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以微小剂量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的总称。2024-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量逐年增长。据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量约为1199.2万吨,较2024年增长增长5.8%。
按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性质,可把饲料添加剂分类为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营养剂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等,非营养性添加剂主要包括酸化剂、抗生素、抗氧化剂、防霉剂等。
分产品来看,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以直接制备饲料添加剂为主,产量达1130.2万吨,较2024年增长7.6%,占比94%;生产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约69万吨,占比6%。
从主要品种看,饲料添加剂细分品种主要有氨基酸、矿物元素、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种类。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氨基酸产量约为330万吨,占比27.52%;维生素产量约为127万吨,占比10.59%;矿物元素产量约为590万吨,占比约为49.20%。
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全价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24-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量的复合增长率约为8.35%,前瞻推算,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量将超过1290万吨,到2025年,饲料添加剂产量将超过2000万吨。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饲料氨基酸添加剂市场和鸭常用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包括哪些各有何作用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